“群小盈庭事可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群小盈庭事可悲”全詩
圣賢文字初何罪,群小盈庭事可悲。
分類:
作者簡介(姜特立)
姜特立[公元?年至一一九二年左右],字邦杰,浙江麗水人。生年不詳,卒于宋光宗紹熙中。以父恩補承信郎。淳熙中,(公元一一八一年左右)累遷福建兵馬副都監;擒海賊姜大獠。趙汝愚薦于朝,召見,獻詩百篇。除閣門舍人,充太子宮左右春坊。太子即位,除知閣門事。恃恩縱恣,遂奪職。帝頗念舊,復除浙東馬步軍副總管。寧宗時,官終慶遠軍節度使。特立工于詩,意境超曠。作有《梅山稿》六卷,續稿十五卷,《直齋書錄解題》行于世。
《讀范文正公上執政書靖康之禍正以人不知兵》姜特立 翻譯、賞析和詩意
《讀范文正公上執政書靖康之禍正以人不知兵》是宋代姜特立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讀范文正公上執政書靖康之禍正以人不知兵,
經籍盡焚秦室亂,孫吳有禁本朝危。
圣賢文字初何罪,群小盈庭事可悲。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范文正公上書執政的情景,表達了靖康之禍的原因是因為統治者對軍事不了解。詩人對當時的局勢感到憂慮,認為國家的經典著作被燒毀,秦室的衰敗導致國家陷入混亂,而孫吳的禁令又使朝廷處境危險。詩人反思道,圣賢和文字本無罪過,真正可悲的是那些小人充斥于朝廷。
賞析:
這首詩以敘事的方式,傳達了詩人對當時政治局勢的憂慮和對國家命運的擔心。詩人通過提及經籍被焚毀、秦室的衰敗和孫吳的禁令,暗示了當時的政治動蕩和國家的危機。詩中的"范文正公"是指范仲淹,他在宋仁宗時期擔任宰相,被視為忠臣。詩人以范文正公為代表,批評了那些無知或無能的統治者,他們對軍事和政治的無知給國家帶來了災難。
詩人在詩中表達了對圣賢和文字的無辜的懷疑,暗示了統治者對知識和智慧的輕視。他認為真正的罪魁禍首是那些自私、無能的小人,他們在朝廷中濫用權力,使國家陷入危機。詩詞通過批評現實,呼吁統治者重視軍事和國家安危,同時也傳遞了對文化和智慧的珍視。
這首詩詞在表達批評的同時,也透露出對國家命運的關切和對理想社會的向往。它通過對歷史事件的反思,向讀者傳達了一種警示,即政治的無知和腐敗可能帶來災難,同時也強調了知識和智慧的重要性。這首詩詞在宋代政治詩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展現了作者對時局的關注和對社會的期望。
“群小盈庭事可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ú fàn wén zhèng gōng shàng zhí zhèng shū jìng kāng zhī huò zhèng yǐ rén bù zhī bīng
讀范文正公上執政書靖康之禍正以人不知兵
jīng jí jǐn fén qín shì luàn, sūn wú yǒu jìn běn cháo wēi.
經籍盡焚秦室亂,孫吳有禁本朝危。
shèng xián wén zì chū hé zuì, qún xiǎo yíng tíng shì kě bēi.
圣賢文字初何罪,群小盈庭事可悲。
“群小盈庭事可悲”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