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都換紫羅衣”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一時都換紫羅衣”全詩
似怯曉來天氣冷,一時都換紫羅衣。
分類:
作者簡介(姜特立)
姜特立[公元?年至一一九二年左右],字邦杰,浙江麗水人。生年不詳,卒于宋光宗紹熙中。以父恩補承信郎。淳熙中,(公元一一八一年左右)累遷福建兵馬副都監;擒海賊姜大獠。趙汝愚薦于朝,召見,獻詩百篇。除閣門舍人,充太子宮左右春坊。太子即位,除知閣門事。恃恩縱恣,遂奪職。帝頗念舊,復除浙東馬步軍副總管。寧宗時,官終慶遠軍節度使。特立工于詩,意境超曠。作有《梅山稿》六卷,續稿十五卷,《直齋書錄解題》行于世。
《霜后菊》姜特立 翻譯、賞析和詩意
《霜后菊》是宋代詩人姜特立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嫩黃釅白媚秋暉,
正坐清霜一夜飛。
似怯曉來天氣冷,
一時都換紫羅衣。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霜后的菊花。詩人以細膩的筆觸展現了菊花的美麗和傲然。菊花的顏色嫩黃而釅白,散發出秋天的光輝。它們經過一夜的霜凍,傍晚時分正端坐在純凈的霜中,迎著朝陽一齊飛揚。雖然似乎有點畏縮,但當旭日升起時,天氣變得寒冷,它們立即換上了華麗的紫羅衣,猶如一瞬間綻放的花朵。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霜后的菊花,展現了菊花的柔美和堅強。詩人用"嫩黃釅白"描繪了菊花的顏色,這種細膩的色彩搭配給人一種清新秀麗的感覺。菊花在霜凍之后,依然能夠傲然挺立,迎接朝陽的到來,展示了它們的堅強和不屈的品質。詩中提到菊花似乎有些畏縮,這體現了菊花對寒冷天氣的敏感,但它們并沒有退縮,而是迅速做出了適應,換上了紫羅衣,煥發出獨特的魅力。
這首詩詞通過對菊花的描繪,寄托了詩人的情感和對生活的理解。菊花作為秋天最后的花朵,象征著堅強和頑強的精神。它們在寒冷的秋季依然能夠怒放,給人以秋天的美好。詩人借菊花的形象表達了對生命的贊頌,以及在逆境中堅持向前的信念。整首詩詞以簡潔、凝練的語言描繪了菊花的美麗,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生命的獨特領悟,使人感受到秋天的靜謐與生命的堅韌。
“一時都換紫羅衣”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uāng hòu jú
霜后菊
nèn huáng yàn bái mèi qiū huī, zhèng zuò qīng shuāng yī yè fēi.
嫩黃釅白媚秋暉,正坐清霜一夜飛。
shì qiè xiǎo lái tiān qì lěng, yī shí dōu huàn zǐ luó yī.
似怯曉來天氣冷,一時都換紫羅衣。
“一時都換紫羅衣”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仄韻) 去聲五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