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山無百里”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故山無百里”全詩
暖云籠月夜,斜照放燈時。
羈宦元無味,清愁只有詩。
故山無百里,夢寐數歸期。
分類:
作者簡介(姜特立)
姜特立[公元?年至一一九二年左右],字邦杰,浙江麗水人。生年不詳,卒于宋光宗紹熙中。以父恩補承信郎。淳熙中,(公元一一八一年左右)累遷福建兵馬副都監;擒海賊姜大獠。趙汝愚薦于朝,召見,獻詩百篇。除閣門舍人,充太子宮左右春坊。太子即位,除知閣門事。恃恩縱恣,遂奪職。帝頗念舊,復除浙東馬步軍副總管。寧宗時,官終慶遠軍節度使。特立工于詩,意境超曠。作有《梅山稿》六卷,續稿十五卷,《直齋書錄解題》行于世。
《歲暮月下有懷》姜特立 翻譯、賞析和詩意
《歲暮月下有懷》是姜特立所寫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繪了歲末的月夜景象,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轉和自身境遇的感慨,以及詩歌作為寄托情感的力量。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春天的描繪,表達了歲末時節的凄涼和歲月的不可逆轉。詩中提到了春天的景象,描繪了春意正濃時紅花蕊被蠶食的情景,以及歲月的流逝使白發滿頭的景象。這種對自然景物的描寫,通過對細節的觀察,展示了詩人對時間流逝和衰老的深刻感受。
詩中還出現了"暖云籠月夜,斜照放燈時"的描寫,以月夜和燈火為背景,傳遞出一種溫暖而寧靜的氛圍。這種以自然景物為背景,借以表達內心情感的手法,在宋代的詩詞中非常常見。
接下來,詩人表達了自己作為一位羈宦的無奈和清愁。羈宦指的是古代官員或文人因為各種原因被貶官或流放,失去了自由的狀態。詩中的作者,可能正處于這樣的境遇,感到羈絆的束縛,生活乏味。然而,他通過寫詩來發泄自己的情感,借此排遣內心的清愁。這種對詩歌創作的抒發和依賴,展示了詩人對詩歌的熱愛和信仰,也表達了他對人生的思考和詩歌的力量的認同。
最后,詩人表達了對故鄉的思念和對歸期的期待。他提到故山,表達了對離鄉背井的思念之情。詩人在異鄉漂泊,思緒回歸故鄉,希望能夠早日歸期,重返故土。這種對故鄉的思念和對歸期的期待,揭示出詩人內心深處的鄉愁和對歸宿的向往。
總的來說,姜特立的《歲暮月下有懷》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抒發內心情感,表達了對歲月流轉的感慨,以及對自身境遇和人生意義的思考。通過詩歌的力量,詩人寄托了情感,抒發了對故鄉的思念和對歸期的期待,展示了詩歌在宋代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價值。
“故山無百里”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uì mù yuè xià yǒu huái
歲暮月下有懷
chūn shì qīn hóng ruǐ, nián guāng rù bái zī.
春事侵紅蕊,年光入白髭。
nuǎn yún lóng yuè yè, xié zhào fàng dēng shí.
暖云籠月夜,斜照放燈時。
jī huàn yuán wú wèi, qīng chóu zhǐ yǒu shī.
羈宦元無味,清愁只有詩。
gù shān wú bǎi lǐ, mèng mèi shù guī qī.
故山無百里,夢寐數歸期。
“故山無百里”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