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物遂初志”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造物遂初志”全詩
彼雖快其私,我獨佩嘉惠。
愛憎有回牙,恩怨或倒置。
得馬豈君福,鑿渠真我利。
向使老班行,茲事恐遂廢。
三逕幸足樂,一瓢聊自寄。
興來或歌呼,客至任醺醉。
以此終百年,何用一品貴。
猶勝白首歸,流光忽西墜。
分類:
作者簡介(姜特立)
姜特立[公元?年至一一九二年左右],字邦杰,浙江麗水人。生年不詳,卒于宋光宗紹熙中。以父恩補承信郎。淳熙中,(公元一一八一年左右)累遷福建兵馬副都監;擒海賊姜大獠。趙汝愚薦于朝,召見,獻詩百篇。除閣門舍人,充太子宮左右春坊。太子即位,除知閣門事。恃恩縱恣,遂奪職。帝頗念舊,復除浙東馬步軍副總管。寧宗時,官終慶遠軍節度使。特立工于詩,意境超曠。作有《梅山稿》六卷,續稿十五卷,《直齋書錄解題》行于世。
《畏途》姜特立 翻譯、賞析和詩意
《畏途》是宋代詩人姜特立的作品。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畏途謝排斥,造物遂初志。
盡管他們快樂于追逐私欲,我卻懷著美好的福祉。
愛與憎恨往往轉變,恩怨或者顛倒。
獲得一匹馬并非君王的福分,挖掘渠道才是我的真正利益。
如果老班行動起來,這事情恐怕就會被拋棄。
三條小徑使我滿足快樂,一瓢酒讓我自我寄托。
興致來了或者高聲歌唱,客人來了我任由醉酒。
憑借這些,終將度過百年,何需追求一品的尊貴。
還不如安心地白發歸來,流光卻突然西墜。
詩意解讀: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對人生的思考和態度。姜特立表達了自己對名利的淡漠和對內心平靜的追求。他對于追逐權勢和私欲的人群持有一種畏懼和排斥的態度,相反,他更注重造物主的初衷和自己內心的善良。愛與憎恨、恩與怨常常變化無常,而且常常顛倒,這種世俗的變幻對于作者來說并不重要。作者認為真正的利益不在于獲得權力和財富,而在于為他人和社會做出貢獻,挖掘出對他人有益的渠道。他擔心如果他不行動起來,這種有益的事情可能會被遺忘或被廢棄。盡管只有三條小徑和一瓢酒,但作者能夠從中體驗到滿足和快樂,他可以自在地歌唱、歡呼,也可以在客人到來時盡情暢飲。他認為這樣的生活方式比追求權勢和地位更有意義,這樣的滿足和快樂能夠持續百年,遠勝于獲得一品官職的虛榮。最終,作者選擇了安心地回歸平凡的生活,而時光卻像流光一樣突然西下,這也是對生命短暫和無常的思考和感嘆。
賞析:
《畏途》通過對名利和內心追求的對比,表達了作者對于世俗追逐和功利主義的畏懼和排斥態度。作者倡導內心的平靜與善良,強調對他人的貢獻和社會價值的追求。詩中運用了對比和象征的手法,通過描述愛與憎恨、恩與怨的顛倒和變化,以及三條小徑和一瓢酒的寓意象征,展示了作者對于人生意義和價值觀的獨特見解。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深刻的思考,給人以啟示和哲理。通過深入思考和內心的追求,作者呼吁人們追求內心的平靜與善良,將自己的價值寄托于對他人和社會的貢獻《畏途》是宋代詩人姜特立的作品。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畏途謝排斥,造物遂初志。
雖然害怕被排斥,但造物主實現了起初的愿望。
彼雖快其私,我獨佩嘉惠。
他們追求個人私欲的快樂,而我珍惜著美好的恩惠。
愛憎有回牙,恩怨或倒置。
愛與憎恨會相互轉變,恩情和怨恨也可能顛倒。
得馬豈君福,鑿渠真我利。
擁有馬并不是君王的福分,挖掘渠道才是我真正的利益。
向使老班行,茲事恐遂廢。
如果老班(指自己)不行動起來,這件事情可能會被拋棄。
三逕幸足樂,一瓢聊自寄。
三條小徑帶來幸福和快樂,一瓢酒能夠讓我自我寄托。
興來或歌呼,客至任醺醉。
興致來了就唱歌呼喊,客人來了我任由自己陶醉。
以此終百年,何用一品貴。
憑借這樣的生活,度過一百年,何必追求高官厚祿的貴氣。
猶勝白首歸,流光忽西墜。
與其追逐名利回到白發蒼蒼的歸處,不如安然度過光陰的西落。
詩意解讀: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于人生追求的思考和態度。姜特立在詩中表達了對追逐名利的人的畏懼和排斥,相反,他更加珍惜內心的美好和恩惠。詩中表達了愛憎有時會相互轉變,恩情和怨恨也可能顛倒的現象。作者認為真正的利益不在于追求權勢和財富,而是在于為他人和社會做出貢獻。作者擔心如果自己不行動起來,這樣有益的事情可能會被遺忘或廢棄。盡管只有三條小徑和一瓢酒,但作者能夠從中獲得滿足和快樂,他可以隨心所欲地歌唱和歡呼,也能在客人到來時心醉暢飲。作者認為這樣的生活方式比追求權勢和地位更有意義,這樣的滿足和快樂能夠持續一百年,遠勝于追求高官厚祿的虛榮。最終,作者選擇了平靜地回歸普通的生活,而流逝的光陰卻突然西落,這也是對生命短暫和無常的思考和感嘆。
賞析:
《畏途》通過對名利和內心追求的對比,表達了作者對于世俗追逐和功利主義的畏懼和排斥態度。作者倡導內心的平靜和善良,強調對他人的貢獻和社會價值的追求。詩中運用了對比和象征的手法,通過描述愛憎有時的轉變和
“造物遂初志”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èi tú
畏途
wèi tú xiè pái chì, zào wù suì chū zhì.
畏途謝排斥,造物遂初志。
bǐ suī kuài qí sī, wǒ dú pèi jiā huì.
彼雖快其私,我獨佩嘉惠。
ài zēng yǒu huí yá, ēn yuàn huò dào zhì.
愛憎有回牙,恩怨或倒置。
dé mǎ qǐ jūn fú, záo qú zhēn wǒ lì.
得馬豈君福,鑿渠真我利。
xiàng shǐ lǎo bān xíng, zī shì kǒng suì fèi.
向使老班行,茲事恐遂廢。
sān jìng xìng zú lè, yī piáo liáo zì jì.
三逕幸足樂,一瓢聊自寄。
xìng lái huò gē hū, kè zhì rèn xūn zuì.
興來或歌呼,客至任醺醉。
yǐ cǐ zhōng bǎi nián, hé yòng yī pǐn guì.
以此終百年,何用一品貴。
yóu shèng bái shǒu guī, liú guāng hū xī zhuì.
猶勝白首歸,流光忽西墜。
“造物遂初志”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