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花覆水葛溪長”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桐花覆水葛溪長”全詩
家人定是持新火,點作孤燈照洞房。
作者簡介(權德輿)

權德輿,唐代文學家。字載之。天水略陽(今甘肅秦安)人。后徙潤州丹徒(今江蘇鎮江)。德宗時,召為太常博士,改左補闕,遷起居舍人、知制誥,進中書舍人。憲宗時,拜禮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后徙刑部尚書,復以檢校吏部尚書出為山南西道節度使。卒謚文,后人稱為權文公。
《清明日次弋陽》權德輿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文譯文:《清明日次弋陽》
唐代權德輿
自嘆清明在遠鄉,
桐花覆水葛溪長。
家人定是持新火,
點作孤燈照洞房。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清明時節遠離家鄉的心情。清明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也是掃墓祭祖的日子,人們通常會回到自己的故鄉,掃墓祭拜親人。然而,作者卻身處他鄉,無法和家人共度清明節,感到孤獨和惆悵。
詩中使用了比喻的手法,桐花覆水、葛溪長,用來形容清明時節景色的美麗和恢宏。清明時節,大地上的桐花飄落,如同覆蓋在水面上,積成一片如云如霧的美景。而葛溪長長地蜿蜒流淌,在春天里顯得格外寬廣和壯麗。詩人通過描述自然景色的壯麗之美,凸顯了自己對遠離家鄉、無法享受風物的遺憾和痛苦之情。
然而,詩末卻給人希望與溫暖。詩人認為家人一定會在家中點起新火,飽含深情地照亮他的洞房。這里的“新火”和“孤燈”具有了象征意義,代表著家人對他的思念和溫暖。詩人以溫暖的情感落筆,使得整首詩多了一絲希望,展現了家庭的溫暖與力量。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清明節的背景,描繪了作者遠離家鄉,無法與家人共度節日的孤獨與遺憾。然而,最后卻傳遞了家人的關懷和愛意,給予了詩人一絲希望和溫暖。整首詩意蘊含深情,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的內心感受,既展現了個人情感,又抒發了家庭的溫暖和團結。
“桐花覆水葛溪長”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īng míng rì cì yì yáng
清明日次弋陽
zì tàn qīng míng zài yuǎn xiāng, tóng huā fù shuǐ gé xī zhǎng.
自嘆清明在遠鄉,桐花覆水葛溪長。
jiā rén dìng shì chí xīn huǒ, diǎn zuò gū dēng zhào dòng fáng.
家人定是持新火,點作孤燈照洞房。
“桐花覆水葛溪長”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仄韻) 上聲二十二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