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更梅花褪”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那更梅花褪”全詩
砌成愁悶。
那更梅花褪。
鳳管云笙,無不縈方寸。
叮嚀問。
淚痕羞慍。
界破香腮粉。
分類: 點絳唇
作者簡介(趙長卿)
趙長卿號仙源居士。江西南豐人。宋代著名詞人。 宋宗室,居南豐。生平事跡不詳,曾赴漕試,約宋寧宗嘉定末前后在世。從作品中可知他少時孤潔,厭惡王族豪奢的生活,后辭帝京,縱游山水,居于江南,遁世隱居,過著清貧的生活。他同情百姓,友善鄉鄰,常作詞呈鄉人。晚年孤寂消沉。《四庫提要》云:“長卿恬于仕進,觴詠自娛,隨意成吟,多得淡遠蕭疏之致。”
《點絳唇》趙長卿 翻譯、賞析和詩意
《點絳唇·云霽山橫》是宋代趙長卿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云霽山橫,翠濤擁起千重恨。
砌成愁悶,那更梅花褪。
鳳管云笙,無不縈方寸。
叮嚀問,淚痕羞慍。
界破香腮粉。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景色宏偉壯麗、令人心生感慨的畫面。云彩散去,山峰橫亙,翠色的波濤像是包裹著千重憂愁。在這困擾中,梅花的顏色也隨之褪盡。鳳管和云笙的悠揚聲音回蕩在方寸之間,讓人無不被感動。詩中還出現了叮嚀的問候,以及因淚水而顯露出的羞慍。最后,香腮上的粉妝在這個境界中被打破。
賞析:
這首詩詞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一幅富有情感和意境的畫面。作者運用景物的描繪來表達內心的感受,通過云霞、山峰和翠濤的形象來暗示著作者內心的憂愁和痛苦。梅花的褪去象征著美好事物的消逝,鳳管和云笙的聲音則增添了悲傷的氛圍。叮嚀和問候的存在表明了作者對他人關懷的渴望,而淚痕和羞慍則暗示了內心的痛苦和無奈。最后,香腮粉妝的破碎象征著境界的突破和現實的沖擊。
整首詩詞通過景物的描寫和形象的象征來表達作者內心的情感和思緒,展示了宋代詩人細膩的情感表達能力。同時,詩詞中的意象和意境也給人以深刻的印象,使讀者能夠在情感的共鳴中體會到詩人的內心世界。
“那更梅花褪”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iǎn jiàng chún
點絳唇
yún jì shān héng, cuì tāo yōng qǐ qiān zhòng hèn.
云霽山橫,翠濤擁起千重恨。
qì chéng chóu mèn.
砌成愁悶。
nà gèng méi huā tuì.
那更梅花褪。
fèng guǎn yún shēng, wú bù yíng fāng cùn.
鳳管云笙,無不縈方寸。
dīng níng wèn.
叮嚀問。
lèi hén xiū yùn.
淚痕羞慍。
jiè pò xiāng sāi fěn.
界破香腮粉。
“那更梅花褪”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四愿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