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理方自得”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勝理方自得”全詩
清羸還對月,遲暮更逢秋。
勝理方自得,浮名不在求。
終當制初服,相與臥林丘。
分類:
作者簡介(權德輿)

權德輿,唐代文學家。字載之。天水略陽(今甘肅秦安)人。后徙潤州丹徒(今江蘇鎮江)。德宗時,召為太常博士,改左補闕,遷起居舍人、知制誥,進中書舍人。憲宗時,拜禮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后徙刑部尚書,復以檢校吏部尚書出為山南西道節度使。卒謚文,后人稱為權文公。
《與故人夜坐道舊》權德輿 翻譯、賞析和詩意
《與故人夜坐道舊》是唐代權德輿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笑語歡今夕,
煙霞愴昔游。
清羸還對月,
遲暮更逢秋。
勝理方自得,
浮名不在求。
終當制初服,
相與臥林丘。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作者與故人夜晚坐在一起,談論往事。他們歡快地笑談著當下的事情,但也感嘆過去的游歷時光的飄渺與遺憾。即使在安靜的夜晚,作者的清瘦身影也在月光下顯現。他們意識到時光流轉,年華漸暮,正值秋天的時節。然而,作者認為真理的勝利使他感到滿足,而對于虛浮的名聲并不追求。最終,他們決心在這個時期結束后,相互休息在山林之中。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故人夜晚交談的描繪,表達了對過去時光的懷念和對當下生活的欣慰。作者用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將情感與景物相融合,展現了唐代文人的典型情懷。
首先,詩詞通過笑語歡談的場景,展示了作者與故人之間的親密關系和友誼。他們在當下的歡快氛圍中共享彼此的喜悅,表達了對友情的珍視。
其次,煙霞愴昔游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過去往事的思念和感慨。煙霞象征著過去的景色和經歷,作者感到遺憾和懷念。這種情感與笑語歡今夕形成強烈的對比,展示了人生的變遷和時光的流轉。
接著,詩中描繪了作者清瘦的身影在月光下出現。這一景象增添了詩詞的意境美,同時也暗示了作者的孤獨和內心的思考。
詩的后半部分,通過遲暮更逢秋的描寫,表達了時光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暫。然而,作者并不追求虛浮的名聲,而是在勝理中尋找自我滿足。這體現了作者對真理和內心追求的重視,對于世俗的浮名不以為意。
最后,詩中表達了作者和故人決心在制初服(指官服)結束后,相互休息在林丘之中。這種遁世的意向展示了作者對官場生涯的疲倦和對自然山水的向往,追求內心的寧靜與自在。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過去時光的懷念、對當下生活的欣慰以及對真理和內心追求的重視。通過描繪情感與景物的交融,展現了唐代文人的典型情懷和對遁世之境的向往。
“勝理方自得”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ǔ gù rén yè zuò dào jiù
與故人夜坐道舊
xiào yǔ huān jīn xī, yān xiá chuàng xī yóu.
笑語歡今夕,煙霞愴昔游。
qīng léi hái duì yuè, chí mù gèng féng qiū.
清羸還對月,遲暮更逢秋。
shèng lǐ fāng zì dé, fú míng bù zài qiú.
勝理方自得,浮名不在求。
zhōng dāng zhì chū fú, xiāng yǔ wò lín qiū.
終當制初服,相與臥林丘。
“勝理方自得”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仄平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七筱 (仄韻) 入聲十三職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