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杯水漲人何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浮杯水漲人何在”全詩
曉霧暗蒸山寺雨,松風深隱海門潮。
浮杯水漲人何在,洗缽池清意已消。
又上樂亭基上望,云山萬里更逍遙。
分類:
《資圣寺》樓鑰 翻譯、賞析和詩意
《資圣寺》是宋代樓鑰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自然山水間的游覽所感,表達了對自然景色的贊美和對人生境界的思考。
詩詞通過描寫野溪的清淺和危險的橋梁,展示了作者在旅途中的困境和冒險。徑策枯筇上紫霄一句,意味著作者艱難攀登干枯的竹杖,希望能夠登上紫霄(紫霄宮是道教中的神仙居所,象征高處,境界超脫)。
接著,詩詞中描繪了清晨的霧氣籠罩著山寺,雨水灑落在山寺中,形成一幅朦朧的景象。松風深隱海門潮,表達了松樹的翠綠和風吹過海門的潮水之聲,給人一種寧靜而深遠的感覺。
詩詞的后半部分描繪了作者在寺院中的一番景象。浮杯水漲人何在,洗缽池清意已消,暗示了塵世的繁華和浮躁已經使人迷失自我,而清凈的心境已經消逝。最后兩句又上樂亭基上望,云山萬里更逍遙,表達了作者希望再次登上高處,俯瞰遠方的云山,以達到更加自由自在的境界。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山水和寺院景象,傳達了作者對自然之美的贊嘆和對人生境界的思考。通過山水景色的描繪,詩人表達了對超越塵世紛擾的向往,以及對內心清凈與自由的追求。同時,詩詞運用了形象生動的描寫手法,使讀者能夠感受到作者在大自然中的親身經歷和情感體驗。
“浮杯水漲人何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ī shèng sì
資圣寺
yě xī qīng qiǎn dù wēi qiáo, jìng cè kū qióng shàng zǐ xiāo.
野溪清淺度危橋,徑策枯筇上紫霄。
xiǎo wù àn zhēng shān sì yǔ, sōng fēng shēn yǐn hǎi mén cháo.
曉霧暗蒸山寺雨,松風深隱海門潮。
fú bēi shuǐ zhǎng rén hé zài, xǐ bō chí qīng yì yǐ xiāo.
浮杯水漲人何在,洗缽池清意已消。
yòu shàng lè tíng jī shàng wàng, yún shān wàn lǐ gèng xiāo yáo.
又上樂亭基上望,云山萬里更逍遙。
“浮杯水漲人何在”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賄 (仄韻) 去聲十一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