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無地可種”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恨無地可種”全詩
小大或疎密,一一皆媚嫵。
恨無地可種,所至造竹所。
近方闢門徑,得地尋丈許。
乞鄰栽百個,參差正當戶。
天公有老眼,惠以三日雨。
山行不厭泥,但喜竹無苦。
歸來報平安,翠葉多楚楚。
不妨來子猷,奚必希蔣詡。
何當繞扶疎,歲寒與君侶。
分類:
《山行歸來喜栽新竹》樓鑰 翻譯、賞析和詩意
《山行歸來喜栽新竹》是宋代樓鑰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山行歸來,喜歡種植新竹。
平日里喜歡看竹子,每次見到都覺得與自己有緣。
無論竹子大小,密集還是稀疏,每一根都展現出迷人的姿態。
可惜沒有地方可以種植,只好去找竹子們所在的地方。
最近新開辟了一條門路,找到了一塊約一丈長的地方。
請求鄰居幫忙種植一百根竹子,錯落有致地種在門前。
老天爺有著獨到的眼光,賜予了三天的雨水。
山行雖然會弄臟衣裳,但是看到竹子卻無比歡喜,不覺得辛苦。
歸來后報平安,竹葉翠綠多么美麗。
不妨來看一看,親愛的朋友們,為何一定要希望見到有名望的人物呢?
何時能繞著竹林漫步,與竹子做伴度過寒冷的歲月。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竹子的熱愛和渴望種植竹子的愿望。竹子在中國文化中有著深厚的象征意義,被視為高尚、純潔和堅韌的象征。詩中的竹子被賦予了媚嫵的特質,無論大小、密集程度,都能展現出迷人的姿態。然而,作者卻沒有合適的地方來種植竹子,于是他努力尋找適合種植的地方,并請求鄰居幫忙,在門前種植一百根竹子。最后,老天爺給予了滋潤的雨水,讓竹子有了良好的生長環境。
整首詩表達了作者對竹子的喜愛之情,以及對竹子純潔、高尚品質的贊美。通過描繪竹子的美麗姿態和自然生長的愿望,作者表達了自己追求高尚品質和理想境界的心聲。詩中的山行歸來,歸于平安,歸于竹子的綠意,傳達了詩人對安寧、寧靜生活的向往。最后兩句表達了與朋友們一同賞竹的期望,以及與竹子共度歲寒的愿望,體現了詩人對友誼和共同生活的珍視。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生動地描繪了竹子的美麗和作者的情感。展示了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與朋友分享這份喜悅的期待。通過觀察自然景物,詩人表達了對內心世界的感悟和追求,啟發讀者在忙碌的生活中回歸自然、追求內心的寧靜與高尚。
“恨無地可種”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ān xíng guī lái xǐ zāi xīn zhú
山行歸來喜栽新竹
píng shēng hǎo kàn zhú, měi jiàn jué xiāng yǔ.
平生好看竹,每見覺相與。
xiǎo dà huò shū mì, yī yī jiē mèi wǔ.
小大或疎密,一一皆媚嫵。
hèn wú dì kě zhǒng, suǒ zhì zào zhú suǒ.
恨無地可種,所至造竹所。
jìn fāng pì mén jìng, de dì xún zhàng xǔ.
近方闢門徑,得地尋丈許。
qǐ lín zāi bǎi gè, cēn cī zhèng dàng hù.
乞鄰栽百個,參差正當戶。
tiān gōng yǒu lǎo yǎn, huì yǐ sān rì yǔ.
天公有老眼,惠以三日雨。
shān xíng bù yàn ní, dàn xǐ zhú wú kǔ.
山行不厭泥,但喜竹無苦。
guī lái bào píng ān, cuì yè duō chǔ chǔ.
歸來報平安,翠葉多楚楚。
bù fáng lái zǐ yóu, xī bì xī jiǎng xǔ.
不妨來子猷,奚必希蔣詡。
hé dāng rào fú shū, suì hán yǔ jūn lǚ.
何當繞扶疎,歲寒與君侶。
“恨無地可種”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腫 (仄韻) 去聲二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