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退門庭靜”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公退門庭靜”全詩
故人驚一見,小酌散千憂。
西上不容久,東歸又別愁。
何當附舟尾,從此遂歸休。
分類:
《史清翁談詩走筆次韻》樓鑰 翻譯、賞析和詩意
《史清翁談詩走筆次韻》是宋代樓鑰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公退門庭靜,輕風輥絮毬。
故人驚一見,小酌散千憂。
西上不容久,東歸又別愁。
何當附舟尾,從此遂歸休。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退隱之士的境遇和情感。詩中的史清翁退隱后,門庭靜謐,享受著寧靜的生活。他輕輕吹拂的微風卷起了飛舞的絮毬,為他帶來了一絲愉悅的心情。然而,當他的故友突然造訪時,史清翁感到驚訝,但也因此消除了許多憂愁,與故友一起略盡歡宴。盡管如此,史清翁明白自己不能久留于此,必須向西方離開。這一別又給他帶來了新的憂愁。最后,他期待著有一天能夠附著在船尾,從此歸隱并安享晚年。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史清翁的退隱生活和情感體驗,表達了隱居者內心的追求和憂愁。詩中的描寫細膩而含蓄,通過對微風和絮毬的描繪,展現了清幽的退隱環境和一絲歡愉的氛圍。詩人以簡潔的語言刻畫出史清翁與故友的相聚和別離,以及他對歸隱生活的向往。最后兩句"何當附舟尾,從此遂歸休"表達了史清翁的愿望,希望能夠找到歸隱的機會,結束他的漂泊之旅,安享晚年。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現了隱逸者的思考和情感,既有對自然環境的描繪,又有對人際交往和內心追求的思考。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情感的表達,這首詩詞傳遞出一種淡泊寧靜、追求自由和安逸的退隱情懷,令人回味無窮。
“公退門庭靜”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ǐ qīng wēng tán shī zǒu bǐ cì yùn
史清翁談詩走筆次韻
gōng tuì mén tíng jìng, qīng fēng gǔn xù qiú.
公退門庭靜,輕風輥絮毬。
gù rén jīng yī jiàn, xiǎo zhuó sàn qiān yōu.
故人驚一見,小酌散千憂。
xī shàng bù róng jiǔ, dōng guī yòu bié chóu.
西上不容久,東歸又別愁。
hé dāng fù zhōu wěi, cóng cǐ suì guī xiū.
何當附舟尾,從此遂歸休。
“公退門庭靜”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三梗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