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蛾眉半斂千金薄”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蛾眉半斂千金薄”全詩
卻憶落花飄綺席,忽驚如實滿雕盤。
蛾眉半斂千金薄,鷤鴂初鳴百草闌。
志士古來悲節換,美人啼鳥亦長嘆。
分類:
作者簡介(羊士諤)

羊士諤(約762~819),泰山(今山東泰安)人。貞元元年禮部侍郎鮑防下進士。順宗時,累至宣歙巡官,為王叔文所惡,貶汀州寧化尉。元和初,宰相李吉甫知獎,擢為監察御史,掌制誥。後以與竇群、呂溫等誣論宰執,出為資州刺史。士諤工詩,妙造梁《選》,作皆典重。與韓梓材同在越州,亦以文翰稱。著集有《墨池編》、《晁公武郡齋讀書志》。
《州民有獻杏者,瑰麗溢目,因感花未幾,聊以成詠》羊士諤 翻譯、賞析和詩意
州民有獻杏者,瑰麗溢目,因感花未幾,聊以成詠。
這首詩詞是唐代羊士諤所作,描述了作者在南郭東風賞杏壇時的一段經歷。詩中沒有具體描繪杏樹的景象,而是通過表達作者的感慨和情感,展示了一種對美好事物的欣賞和思考。
詩詞以樸素的語言描繪了杏花之美。瑰麗溢目的描寫使人感受到杏花的絢麗多彩,給人一種視覺上的享受。花未幾的提醒表明杏花的盛開時間很短暫,作者為了珍惜這一瞬間的美景,以此作為詠史之素材。
在詩的后半部分,作者回憶起過去的一幕幕,落花飄綺席、如實滿雕盤。這些詩句帶有一種淡淡的憂傷意味,似乎暗示著美好的事物最終都會消逝,令人感嘆時光的無情。
詩中出現了蛾眉、鷤鴂、志士和美人等形象,通過這些意象,表達了作者對古往今來的志士悲嘆節操轉換的命運,以及美人與啼鳥對逝去事物的長嘆。這些形象的運用使得詩詞更具有意境和情感的表達。
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通過對杏花的描寫和對人生的思考,表達了作者對美的追求和對時光流轉的感慨。這種對短暫美好的珍惜以及對人事滄桑的思考,使得詩詞具有一種深情和哲理的韻味,引發讀者對生命和美好事物的思考。
“蛾眉半斂千金薄”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ōu mín yǒu xiàn xìng zhě, guī lì yì mù, yīn gǎn huā wèi jǐ, liáo yǐ chéng yǒng
州民有獻杏者,瑰麗溢目,因感花未幾,聊以成詠
nán guō dōng fēng shǎng xìng tán, jǐ zhū fāng shù zuó liú huān.
南郭東風賞杏壇,幾株芳樹昨留歡。
què yì luò huā piāo qǐ xí,
卻憶落花飄綺席,
hū jīng rú shí mǎn diāo pán.
忽驚如實滿雕盤。
é méi bàn liǎn qiān jīn báo, tí jué chū míng bǎi cǎo lán.
蛾眉半斂千金薄,鷤鴂初鳴百草闌。
zhì shì gǔ lái bēi jié huàn, měi rén tí niǎo yì cháng tàn.
志士古來悲節換,美人啼鳥亦長嘆。
“蛾眉半斂千金薄”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