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邑誠天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一邑誠天幸”全詩
有能奔晉盜,何用筑秦城。
一邑誠天幸,三年賴政平。
儒功固如許,儀舌漫縱橫。
分類:
作者簡介(廖行之)
廖行之(1137~1189) ,字天民,號省齋,南宋衡州(今湖南省衡陽市)人。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進士,調岳州巴陵尉。未數月,以母老歸養。告滿,改授潭州寧鄉主簿,未赴而卒,時淳熙十六年。品行端正,留心經濟之學。遺著由其子謙編為《省齋文集》十卷,已佚。
《和益陽趙宰六首》廖行之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益陽趙宰六首》是宋代廖行之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食黮從吾化,
安輿本若情。
有能奔晉盜,
何用筑秦城。
一邑誠天幸,
三年賴政平。
儒功固如許,
儀舌漫縱橫。
詩意:
詩詞以隱喻的方式表達了作者對于治國理政的思考和觀察。詩中通過描述食物的變化和車輛的本性,暗喻了政治環境的變化。作者認為,一個國家的繁榮安定不僅僅依靠高墻深壘,而是需要有明智而公正的領導者來引導。他提到了政治平穩的三年,表示這是儒家治學的成果,但也指出舌辯之士的紛爭與爭權奪利。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隱晦的語言表達了作者的政治觀點。作者通過食物和車輛的隱喻,暗示了政治的本質和治理的原則。詩中提到的"食黮從吾化"意味著食物隨著人的消化而變化,暗喻政治環境的變遷。"安輿本若情"表達了車輛本性的穩定與人心的情感之間的對應關系。作者通過這些比喻,暗示了領導者的重要性,強調了明智和公正的領導對于國家的繁榮和安定的重要作用。
詩的后半部分著重描寫了政治的實際情況。"一邑誠天幸,三年賴政平"表達了作者對于政府治理的肯定,認為政治的穩定和良好的政策是國家繁榮的幸運所在。然而,最后兩句"儒功固如許,儀舌漫縱橫"則暗示了儒家學派與舌辯之士之間的紛爭。這種紛爭可能會損害政府的治理能力,對國家帶來不利影響。
總體來說,這首詩詞以隱喻和比喻的手法,通過對食物和車輛的描述,抒發了作者對于治國理政的思考和觀察。它強調了領導者的重要性,以及明智和公正的領導對于國家的繁榮和安定的關鍵作用。同時,它也暗示了政治中的紛爭和權力斗爭可能對國家產生負面影響。這首詩詞展示了作者對于政治的深刻洞察和對于社會穩定的期望。
“一邑誠天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yì yáng zhào zǎi liù shǒu
和益陽趙宰六首
shí dǎn cóng wú huà, ān yú běn ruò qíng.
食黮從吾化,安輿本若情。
yǒu néng bēn jìn dào, hé yòng zhù qín chéng.
有能奔晉盜,何用筑秦城。
yī yì chéng tiān xìng, sān nián lài zhèng píng.
一邑誠天幸,三年賴政平。
rú gōng gù rú xǔ, yí shé màn zòng héng.
儒功固如許,儀舌漫縱橫。
“一邑誠天幸”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三梗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