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義與云橫”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高義與云橫”全詩
憐渠猶旅骴,為爾返鄉城。
泚顙人應化,分香訟亦平。
存亡俱惠澤,高義與云橫。
分類:
作者簡介(廖行之)
廖行之(1137~1189) ,字天民,號省齋,南宋衡州(今湖南省衡陽市)人。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進士,調岳州巴陵尉。未數月,以母老歸養。告滿,改授潭州寧鄉主簿,未赴而卒,時淳熙十六年。品行端正,留心經濟之學。遺著由其子謙編為《省齋文集》十卷,已佚。
《和益陽趙宰六首》廖行之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益陽趙宰六首》是宋代詩人廖行之的作品。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于底事和幽冥的思考,以及對于仁人的同情和憐憫之情。詩中提到了渴望返鄉的旅驥,以及人們應該追求泚顙的境界,即在外表和內心都保持清凈。作者還談到了存亡問題,認為高尚的德行和正義的力量會像濃云橫空一樣,給予世間人們希望和助益。
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如下:
中文譯文:
底事及幽冥,
仁人惻隱情。
憐渠猶旅驥,
為爾返鄉城。
泚顙人應化,
分香訟亦平。
存亡俱惠澤,
高義與云橫。
詩意:
詩人思考底層事物和超越世間的幽冥之境,表達了對于仁人內心深處的同情和憐憫之情。他同情那些像旅行中的駿馬一樣渴望回到家鄉的人。詩中提到的泚顙指的是人們應該保持內心的清凈,即使在外表上也要保持純潔。作者認為高尚的德行和正義的力量會給予世間人們希望和幫助,就像濃云橫空一樣。
賞析:
《和益陽趙宰六首》通過對底事和幽冥的思考,表達了作者對于人性的關注和對仁人的贊頌。詩中運用了象征和隱喻的手法,將渴望回鄉的人比喻為旅驥,用泚顙來形容人們應該保持清凈的境界。作者通過這些意象和形容詞,營造出一種充滿詩意和意境的氛圍。
詩中還涉及到分香訟的情節,表達了對公正和正義的追求。最后,詩人以存亡俱惠澤、高義與云橫的描述,強調了高尚的德行和正義的力量對于世間的重要性。
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豐富的思想和情感,展現了作者對于人性和價值觀的思考。通過對底層事物和超越世俗的關注,詩人呈現了一種深邃而慈悲的態度,并給予讀者以啟迪和思考。
“高義與云橫”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yì yáng zhào zǎi liù shǒu
和益陽趙宰六首
dǐ shì jí yōu míng, rén rén cè yǐn qíng.
底事及幽冥,仁人惻隱情。
lián qú yóu lǚ cī, wèi ěr fǎn xiāng chéng.
憐渠猶旅骴,為爾返鄉城。
cǐ sǎng rén yìng huà, fēn xiāng sòng yì píng.
泚顙人應化,分香訟亦平。
cún wáng jù huì zé, gāo yì yǔ yún héng.
存亡俱惠澤,高義與云橫。
“高義與云橫”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仄韻) 去聲二十四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