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淵源洙泗宗”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淵源洙泗宗”全詩
蜀張日益遠,言行將無同。
於公見事業,吾黨如適從。
坐令千載下,竟識儒者功。
分類:
作者簡介(廖行之)
廖行之(1137~1189) ,字天民,號省齋,南宋衡州(今湖南省衡陽市)人。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進士,調岳州巴陵尉。未數月,以母老歸養。告滿,改授潭州寧鄉主簿,未赴而卒,時淳熙十六年。品行端正,留心經濟之學。遺著由其子謙編為《省齋文集》十卷,已佚。
《壽湖南宗憲五首》廖行之 翻譯、賞析和詩意
《壽湖南宗憲五首》是宋代廖行之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探討了宗派之爭和儒家思想的傳承。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伊洛有真派,淵源洙泗宗。
蜀張日益遠,言行將無同。
於公見事業,吾黨如適從。
坐令千載下,竟識儒者功。
詩意:
這首詩以壽湖南宗憲為題材,表達了作者對于宗派之爭和儒家思想傳承的思考。詩中提到伊、洛兩地有真正的宗派傳承,淵源深遠,而渙散的洙泗宗則逐漸遠離了儒家的言行。於公(指壽湖南宗憲)看到這一局面,希望吾黨(指儒家)能夠適應時勢,共同為事業努力。最后,他希望通過長期的堅守和努力,讓自己能夠領悟到儒者的功績。
賞析:
這首詩以對宗派之爭和儒家思想傳承的反思為主題,展現了作者對于儒家思想走向的憂慮。詩中通過對伊洛和洙泗兩地的對比,折射出宗派之爭的現象,以及儒家思想在其中所處的境地。作者通過於公的視角,表達了自己對于當下形勢的觀察和思考,并提出了共同努力的呼吁。
詩中運用了對比的手法,通過伊洛和洙泗的對照,突出了宗派傳承的重要性和淵源的深遠。同時,通過蜀張的形象,描繪了宗派的漸行漸遠,言行不一致的現象。最后,通過於公的角色,表達了對于儒家思想的重要性和傳承的希望。
整首詩意蘊深遠,反映了作者對于時代變遷和宗派之爭的關切。通過這首詩,讀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對于儒家思想傳承的思考,以及對于共同努力的呼喚。這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和獨特的視角,傳遞出了儒家思想的珍貴和儒者功績的追求。
“淵源洙泗宗”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òu hú nán zōng xiàn wǔ shǒu
壽湖南宗憲五首
yī luò yǒu zhēn pài, yuān yuán zhū sì zōng.
伊洛有真派,淵源洙泗宗。
shǔ zhāng rì yì yuǎn, yán xíng jiāng wú tóng.
蜀張日益遠,言行將無同。
yú gōng jiàn shì yè, wú dǎng rú shì cóng.
於公見事業,吾黨如適從。
zuò lìng qiān zǎi xià, jìng shí rú zhě gōng.
坐令千載下,竟識儒者功。
“淵源洙泗宗”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二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