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船行粟無遺算”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造船行粟無遺算”全詩
造船行粟無遺算,自葉流根皆運籌。
國計已多劉晏策,民情滋欲寇恂留。
善刀莫起皰丁念,何止恢恢十二牛。
分類:
作者簡介(廖行之)
廖行之(1137~1189) ,字天民,號省齋,南宋衡州(今湖南省衡陽市)人。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進士,調岳州巴陵尉。未數月,以母老歸養。告滿,改授潭州寧鄉主簿,未赴而卒,時淳熙十六年。品行端正,留心經濟之學。遺著由其子謙編為《省齋文集》十卷,已佚。
《上湖南孫漕四首》廖行之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上湖南孫漕四首》是宋代廖行之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湘水和湘江奔流不息的景象,湘江南連五嶺北達荊州。詩中提到了造船和種糧的重要性,表達了國家的重要計劃和人民的勞動意識。詩人以巧妙的比喻形容了國家計劃的周密安排,將其比作船只的設計,以及人民的努力,將其比作水生植物的運籌。詩中還提到了劉晏的智謀,以及民眾愿意參與國家建設的熱情,但也警示人們不能放縱貪婪和狡詐之心。最后兩句以巨大的力量象征國家的富強,以及人民團結一心的力量。
這首詩詞通過對湘水和湘江的描繪,以及對造船、種糧和國家計劃的比喻,表達了對國家繁榮和人民努力的贊美。它強調了國家計劃和人民勞動的重要性,以及團結和合作的力量。詩人通過形象生動的描寫和巧妙的比喻,將抽象的概念轉化為具體的形象,增強了詩詞的感染力和藝術性。
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湘水湘江奔流不息,
南連五嶺北荊州。
造船行粟無遺算,
自葉流根皆運籌。
國計已多劉晏策,
民情滋欲寇恂留。
善刀莫起皰丁念,
何止恢恢十二牛。
這首詩詞的詩意是贊美國家繁榮和人民努力的力量。詩人通過描繪湘水湘江的壯麗景象,以及對造船、種糧和國家計劃的比喻,表達了對國家建設和人民勞動的敬意。詩中展示了國家計劃的周密安排和人民努力的意志,強調了團結和合作的重要性。詩詞以巧妙的形象和比喻傳達了深刻的思想,同時展示了詩人的才華和藝術性。
賞析這首詩詞,我們可以欣賞到詩人對自然景物和人文事物的細膩描寫,以及對國家和人民的贊美。詩中運用了豐富的修辭手法,如巧妙的比喻和象征,使詩詞更加生動有力。詩人通過將抽象的概念轉化為具體的形象,讓讀者更容易理解和感受到詩詞的內涵。整首詩詞流暢自然,節奏韻律優美,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
這首詩詞展示了宋代文人對國家建設和人民努力的關注與贊美,體現了當時社會的風貌和價值觀念。同時,它也啟示我們,國家的繁榮需要計劃和努力,人民的團結和合作是實現國家富強的重要力量。這首詩詞在贊美和教誨中蘊含著深刻的思想,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和啟示作用。
“造船行粟無遺算”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àng hú nán sūn cáo sì shǒu
上湖南孫漕四首
xiāng shuǐ xiāng jiāng gǔn gǔn liú, nán lián wǔ lǐng běi jīng zhōu.
湘水湘江袞袞流,南連五嶺北荊州。
zào chuán xíng sù wú yí suàn, zì yè liú gēn jiē yùn chóu.
造船行粟無遺算,自葉流根皆運籌。
guó jì yǐ duō liú yàn cè, mín qíng zī yù kòu xún liú.
國計已多劉晏策,民情滋欲寇恂留。
shàn dāo mò qǐ pào dīng niàn, hé zhǐ huī huī shí èr niú.
善刀莫起皰丁念,何止恢恢十二牛。
“造船行粟無遺算”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四旱 (仄韻) 去聲十五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