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軒尋丈間”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開軒尋丈間”全詩
開軒尋丈間,四座情誾誾。
君無挾長態,我亦忘等倫。
終朝究道藝,得趣何其真。
一從分攜去,聲跡如參辰。
相望遠十舍,誨席無由親。
秋高鰲峰秀,得助尤清新。
明珠不分錫,何以尉吾貧。
分類:
作者簡介(廖行之)
廖行之(1137~1189) ,字天民,號省齋,南宋衡州(今湖南省衡陽市)人。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進士,調岳州巴陵尉。未數月,以母老歸養。告滿,改授潭州寧鄉主簿,未赴而卒,時淳熙十六年。品行端正,留心經濟之學。遺著由其子謙編為《省齋文集》十卷,已佚。
《寄舅氏》廖行之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寄舅氏》是宋代廖行之創作的一首詩詞。詩人以北山結齋處為背景,表達了對舅氏的思念之情以及對修道之樂的追求。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北山結齋處,爽塏非囂沙。
開軒尋丈間,四座情誾誾。
君無挾長態,我亦忘等倫。
終朝究道藝,得趣何其真。
一從分攜去,聲跡如參辰。
相望遠十舍,誨席無由親。
秋高鰲峰秀,得助尤清新。
明珠不分錫,何以尉吾貧。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在北山結齋處的景象,清幽宜人,與塵世的喧囂截然不同。詩人開啟窗戶,尋找舅氏的住處,發現四座房舍里充滿了情意。詩人和舅氏都不拘泥于功名利祿的追求,彼此忘卻了尊卑之禮。他們整日追求修道的藝術,體驗其中的樂趣和真諦。
然而,自從分別以來,彼此的聲音和足跡就如同參照星一般稀少。相望之間,相隔十多里,無法親近,只能遠遠地望著對方。詩人無法與舅氏親密交流,錯過了共同進食的機會。盡管如此,秋天的北山依然高聳,鰲峰秀麗,讓人感到清新宜人。明珠并沒有被分割為兩半,詩人思考著如何將財富和榮譽分享給舅氏。
這首詩詞以清新淡雅的語言描繪了北山結齋處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舅氏的思念之情以及對修道之樂的追求。通過對舅氏和作者的關系以及他們對修道藝術的追求的描繪,詩人傳達了一種超越世俗的情感和追求真理的精神。整首詩詞以自然景物為背景,以感情和思考為主線,展示了宋代士人追求心靈自由和超脫的精神風貌。
“開軒尋丈間”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jiù shì
寄舅氏
běi shān jié zhāi chù, shuǎng kǎi fēi xiāo shā.
北山結齋處,爽塏非囂沙。
kāi xuān xún zhàng jiān, sì zuò qíng yín yín.
開軒尋丈間,四座情誾誾。
jūn wú xié zhǎng tài, wǒ yì wàng děng lún.
君無挾長態,我亦忘等倫。
zhōng cháo jiū dào yì, dé qù hé qí zhēn.
終朝究道藝,得趣何其真。
yī cóng fēn xié qù, shēng jī rú cān chén.
一從分攜去,聲跡如參辰。
xiāng wàng yuǎn shí shě, huì xí wú yóu qīn.
相望遠十舍,誨席無由親。
qiū gāo áo fēng xiù, dé zhù yóu qīng xīn.
秋高鰲峰秀,得助尤清新。
míng zhū bù fēn xī, hé yǐ wèi wú pín.
明珠不分錫,何以尉吾貧。
“開軒尋丈間”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仄韻) 去聲十六諫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