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績嘆間關”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功績嘆間關”全詩
才華推粹美,功績嘆間關。
有子能傳業,無丹可駐顏。
哀詞臨隧路,明晦萬重山。
分類:
作者簡介(廖行之)
廖行之(1137~1189) ,字天民,號省齋,南宋衡州(今湖南省衡陽市)人。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進士,調岳州巴陵尉。未數月,以母老歸養。告滿,改授潭州寧鄉主簿,未赴而卒,時淳熙十六年。品行端正,留心經濟之學。遺著由其子謙編為《省齋文集》十卷,已佚。
《挽雍宣教知義》廖行之 翻譯、賞析和詩意
《挽雍宣教知義》是宋代廖行之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憶起曾經在黌舍的日子,曾一同陪伴著歡聲笑語。才華被推崇為最美的,功績令人嘆服于邊關之間。有些人能夠傳承事業,但無法保留青春容顏。悲傷的言辭在黑暗的隧道路口,遙望著千重山巒的明與暗。
詩意:
這首詩詞回憶起作者年輕時在黌舍的歲月,與伙伴們共同度過了歡樂的時光。作者表達了對才華與功業的贊美,以及對那些為國家邊關付出努力的人的敬佩。然而,詩中也流露出對光陰易逝和青春不可保留的感慨,以及對生命中不可避免的悲傷與困境的思考。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過去時光和人生的思考。首兩句描述了作者在黌舍時的歡樂時光,描繪了一個生動活潑的畫面。接下來,作者通過贊美才華和功績,展示了對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然而,接下來的兩句表達了對時間流逝和青春凋零的感慨,以及對無法逆轉的歲月變遷的無奈。最后兩句則通過描述隧道和重重山巒的明與暗,將內心的憂傷與外在的景物相結合,給人一種深沉的感受。
整首詩詞通過簡潔的語言和對比的手法,傳達了詩人對歲月流轉和生命轉瞬即逝的思考,以及對人生的感慨與無奈。這種對內心情感和外在景物的交融,使得詩詞充滿了哲理和情感的內涵,引發讀者對人生意義和光陰珍貴的思考。
“功績嘆間關”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ǎn yōng xuān jiào zhī yì
挽雍宣教知義
yì xī jū hóng shè, céng péi hū cǎi bān.
憶昔居黌舍,曾陪戯彩斑。
cái huá tuī cuì měi, gōng jī tàn jiān guān.
才華推粹美,功績嘆間關。
yǒu zi néng chuán yè, wú dān kě zhù yán.
有子能傳業,無丹可駐顏。
āi cí lín suì lù, míng huì wàn chóng shān.
哀詞臨隧路,明晦萬重山。
“功績嘆間關”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