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庭蘭玉侍親闈”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滿庭蘭玉侍親闈”全詩
客廄謾遺陶母薦,萱堂空對老萊衣。
黃金榜上嗟陳跡,白玉階前泣斷機。
賴有青氈存眼底,滿庭蘭玉侍親闈。
分類:
作者簡介(廖行之)
廖行之(1137~1189) ,字天民,號省齋,南宋衡州(今湖南省衡陽市)人。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進士,調岳州巴陵尉。未數月,以母老歸養。告滿,改授潭州寧鄉主簿,未赴而卒,時淳熙十六年。品行端正,留心經濟之學。遺著由其子謙編為《省齋文集》十卷,已佚。
《挽朱監廟明二首》廖行之 翻譯、賞析和詩意
《挽朱監廟明二首》是宋代廖行之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人間世事最堪悲,有子騎鯨去不歸。
客廄謾遺陶母薦,萱堂空對老萊衣。
黃金榜上嗟陳跡,白玉階前泣斷機。
賴有青氈存眼底,滿庭蘭玉侍親闈。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人世間悲歡離合的感慨。詩中提到了一個兒子騎著鯨魚離去卻再也沒有歸來,這象征著人生的離別和無常。作者描述了母親孤獨地守望在客廳和萱堂,對著兒子留下的空空衣袖無限思念。他感嘆黃金榜上前朝的功名已經成為過去,白玉階前的機關已經斷裂,暗示了光景已逝、功名已散的無可奈何。然而,幸好還有青氈可以擦去眼淚,還有滿庭的蘭花和珍貴的玉石陪伴著他們,守候在親人的閨房。
賞析:
這首詩詞以凄美的語言描繪了人生的無常和離別的悲哀。兒子騎鯨而去不歸的形象令人惋惜,暗示了人世間的離別和無法挽回的失去。母親在孤獨的客廳和萱堂中望著空空的衣袖,表達了對兒子的深深思念和無限哀傷。黃金榜和白玉階則象征了功名和權勢的虛幻和脆弱,隨著時光的流逝而逝去。然而,在這悲傷中,詩人通過描繪青氈、蘭花和玉石,表達了對家庭和親情的珍視和堅守。它們成為詩人內心的寄托,給予他們一絲安慰和希望。整首詩詞以其深刻的情感和意境,喚起讀者對生命脆弱和珍貴的思考,表達了對家庭和親情的真摯眷戀。
“滿庭蘭玉侍親闈”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ǎn zhū jiān miào míng èr shǒu
挽朱監廟明二首
rén jiān shì shì zuì kān bēi, yǒu zi qí jīng qù bù guī.
人間世事最堪悲,有子騎鯨去不歸。
kè jiù mán yí táo mǔ jiàn, xuān táng kōng duì lǎo lái yī.
客廄謾遺陶母薦,萱堂空對老萊衣。
huáng jīn bǎng shàng jiē chén jī, bái yù jiē qián qì duàn jī.
黃金榜上嗟陳跡,白玉階前泣斷機。
lài yǒu qīng zhān cún yǎn dǐ, mǎn tíng lán yù shì qīn wéi.
賴有青氈存眼底,滿庭蘭玉侍親闈。
“滿庭蘭玉侍親闈”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