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家華屋隱松關”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君家華屋隱松關”全詩
半歲胡為漫蓬轉,篇詩猶解惜春闌。
人言占馬應東首,我欲移文向北山。
試問啼鵑緣底事,書情終日勸人還。
分類:
作者簡介(廖行之)
廖行之(1137~1189) ,字天民,號省齋,南宋衡州(今湖南省衡陽市)人。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進士,調岳州巴陵尉。未數月,以母老歸養。告滿,改授潭州寧鄉主簿,未赴而卒,時淳熙十六年。品行端正,留心經濟之學。遺著由其子謙編為《省齋文集》十卷,已佚。
《和武必達郢亭雜詠韻》廖行之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和武必達郢亭雜詠韻》
朝代:宋代
作者:廖行之
譯文:
你家的華麗房屋隱藏在松樹關,
滿溪的清風六月吹來的寒涼。
半年時間為何漫無目的地飄蕩,
寫下這首詩卻仍然感慨春天的離別。
人們說占卜馬應該朝東行,
而我卻想將我的文字帶到北山去。
請問那啼鵑為什么一直在底下哭泣,
日日勸告我將心事寫在書中,安慰歸家的人們。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宋代文人廖行之的視角,表達了對春天的留戀和對離別的惋惜之情。詩人以自然景物為背景,描繪了一個隱居在松樹關的華麗房屋,清風吹過,仍然能感受到六月的寒涼。詩中提到了半年時間的流逝,作者對于時間的流逝和人事的變遷產生了思考和感慨,寫下這篇詩詞來表達自己的情感。
詩中還涉及了占卜馬的說法,人們認為占卜馬應該面向東方,而作者則表達了自己想將文字帶到北山的意愿,展示了他獨立的思考和行動的態度。
最后,詩人提到了啼鵑的哭泣,將其與自己的寫作比喻,并勸告自己將內心的感受寫在書中,用文字來安慰那些歸家的人們。整首詩以自然景物和個人情感為線索,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留戀和對人事變遷的思考,以及文字傳遞情感的力量,展示了作者的獨立思考和對人情世故的思索。
“君家華屋隱松關”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wǔ bì dá yǐng tíng zá yǒng yùn
和武必達郢亭雜詠韻
jūn jiā huá wū yǐn sōng guān, mǎn hè qīng fēng liù yuè hán.
君家華屋隱松關,滿壑清風六月寒。
bàn suì hú wéi màn péng zhuǎn, piān shī yóu jiě xī chūn lán.
半歲胡為漫蓬轉,篇詩猶解惜春闌。
rén yán zhàn mǎ yīng dōng shǒu, wǒ yù yí wén xiàng běi shān.
人言占馬應東首,我欲移文向北山。
shì wèn tí juān yuán dǐ shì, shū qíng zhōng rì quàn rén hái.
試問啼鵑緣底事,書情終日勸人還。
“君家華屋隱松關”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