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堂燈火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秋堂燈火夕”全詩
開編對圣賢,窮理貫今昔。
豈無侯門裾,俛仰無顏色。
豈無終南路,矯詐虧名實。
萃耕渭釣人,樂道貴自得。
青紫與金珠,從渠儻來物。
分類:
作者簡介(廖行之)
廖行之(1137~1189) ,字天民,號省齋,南宋衡州(今湖南省衡陽市)人。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進士,調岳州巴陵尉。未數月,以母老歸養。告滿,改授潭州寧鄉主簿,未赴而卒,時淳熙十六年。品行端正,留心經濟之學。遺著由其子謙編為《省齋文集》十卷,已佚。
《夜坐觀書》廖行之 翻譯、賞析和詩意
《夜坐觀書》是宋代廖行之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夜晚靜謐的場景,表達了對古代圣賢思想的敬仰和對人生道理的追求。
詩意:
在風露清涼的夜晚,秋堂的燈火搖曳。作者把自己比作一位虔誠的學者,敞開心扉與古代圣賢對話,探究古今的道理。詩中抒發了對高門望族的無奈和對名利虛妄的嗤笑。作者認為真正的快樂在于耕耘田地、垂釣江河,追求道德的人生才是最有價值的。他將青紫和金珠作為名利之物,與自己的追求相對照,表達了對物質欲望的淡漠。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景物的描寫和對自身境況的反思,呈現出一種深沉的思考和寂寥的心境。夜晚的清涼與秋堂的燈火相映成趣,形成了一幅寧靜而富有意境的畫面。作者通過對圣賢的敬仰,表達了對古代智慧和道德的向往,并對當時的社會現實進行了批判。他以自己的生活態度和價值觀與世俗名利進行對比,強調了人生追求真理和內心滿足的重要性。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深邃的思想和對于人生意義的思考。通過對古代圣賢的贊頌和對個人境遇的反思,作者表達了對物質欲望的冷漠和對精神追求的重視。這首詩詞蘊含著對傳統文化的尊重和對人生價值的思考,具有深厚的思想內涵,值得我們細細品味。
“秋堂燈火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è zuò guān shū
夜坐觀書
fēng lù qì qī qīng, qiū táng dēng huǒ xī.
風露氣凄清,秋堂燈火夕。
kāi biān duì shèng xián, qióng lǐ guàn jīn xī.
開編對圣賢,窮理貫今昔。
qǐ wú hóu mén jū, fǔ yǎng wú yán sè.
豈無侯門裾,俛仰無顏色。
qǐ wú zhōng nán lù, jiǎo zhà kuī míng shí.
豈無終南路,矯詐虧名實。
cuì gēng wèi diào rén, lè dào guì zì dé.
萃耕渭釣人,樂道貴自得。
qīng zǐ yǔ jīn zhū, cóng qú tǎng lái wù.
青紫與金珠,從渠儻來物。
“秋堂燈火夕”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