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態度殊不文”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態度殊不文”全詩
忽然徑排戶,態度殊不文。
方深裘褐憂,暮雨低行云。
焚香快熟睡,夢破尚微曛。
分類:
作者簡介(楊冠卿)
楊冠卿(1138-?)南宋詩人,字夢錫,江陵(今屬湖北)人,舉進士,為九江戎司掾,又嘗知廣州,以事罷。晚寓臨安。閉門不出,與姜夔等相倡和。冠卿才華清俊,四六尤流麗渾雅,淳熙十四年(1187),編有《群公詞選》三卷(已佚),自序曰:“余漂流困躓,久客諸侯間……時有所攖拂,則取酒獨酌,浩歌數闋,怡然自適,似不覺天壤之大,窮通之為殊途也。”著有《客亭類稿》十五卷。《彊村叢書》輯有《客亭樂府》一卷。《四庫總目》傳于世。
《秋懷十首微云淡河漢疏雨滴梧桐為韻》楊冠卿 翻譯、賞析和詩意
《秋懷十首微云淡河漢疏雨滴梧桐為韻》是宋代楊冠卿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我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秋風不肯來,如挽弓百斤。
忽然徑排戶,態度殊不文。
方深裘褐憂,暮雨低行云。
焚香快熟睡,夢破尚微曛。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秋天的景象。但是秋風卻遲遲不肯到來,就像拉動一百斤重的弓一樣困難。突然間,秋天悄悄地來到了,但它的態度卻不像以往那般溫和。人們穿著厚重的衣裳,憂愁地行走在低垂的秋雨中。他們燒香以求安眠,但夢境依然帶著微弱的朦朧。
賞析:
這首詩詞以秋天為主題,通過描寫秋天的特點和人們的心情,展現了作者對秋天的思考和感受。在詩中,秋風延遲到來,以挽弓百斤的比喻形容了秋風的沉重和困難。這種描寫使讀者感受到秋天的來臨并非輕松自然,而是經歷了一番努力和等待。
接著,作者突然轉換了描寫的角度,將注意力轉向了人們的態度和情感。秋天到來時,它的態度與以往不同,表現出一種不友善的面貌。人們穿著厚重的衣裳,形容了秋天的寒冷和嚴峻。他們在低垂的秋雨中行走,暗示了一種沉重的心情和憂傷。
最后兩句詩以獨特的形象描繪了人們渴望安眠的場景。焚香以求寧靜入眠,但夢境依然帶著微弱的朦朧,暗示了人們在追求安寧的過程中仍然有種種困擾和不確定。整首詩詞通過對秋天的描述和人們的情感描繪,傳遞出一種深沉而富有思考的意境,引發讀者對秋天、對人生的反思。
“態度殊不文”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iū huái shí shǒu wēi yún dàn hé hàn shū yǔ dī wú tóng wèi yùn
秋懷十首微云淡河漢疏雨滴梧桐為韻
qiū fēng bù kěn lái, rú wǎn gōng bǎi jīn.
秋風不肯來,如挽弓百斤。
hū rán jìng pái hù, tài dù shū bù wén.
忽然徑排戶,態度殊不文。
fāng shēn qiú hè yōu, mù yǔ dī xíng yún.
方深裘褐憂,暮雨低行云。
fén xiāng kuài shú shuì, mèng pò shàng wēi xūn.
焚香快熟睡,夢破尚微曛。
“態度殊不文”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二文 (仄韻) 入聲五物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