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甚王親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寒甚王親駕”全詩
北軍方擁眾,小戍或投戈。
形勢中朝壯,衰離偽境多。
燕云可中裂,豈限白溝河。
分類:
作者簡介(楊冠卿)
楊冠卿(1138-?)南宋詩人,字夢錫,江陵(今屬湖北)人,舉進士,為九江戎司掾,又嘗知廣州,以事罷。晚寓臨安。閉門不出,與姜夔等相倡和。冠卿才華清俊,四六尤流麗渾雅,淳熙十四年(1187),編有《群公詞選》三卷(已佚),自序曰:“余漂流困躓,久客諸侯間……時有所攖拂,則取酒獨酌,浩歌數闋,怡然自適,似不覺天壤之大,窮通之為殊途也。”著有《客亭類稿》十五卷。《彊村叢書》輯有《客亭樂府》一卷。《四庫總目》傳于世。
《壬午雜詩》楊冠卿 翻譯、賞析和詩意
《壬午雜詩》是楊冠卿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詩詞的中文譯文為:
寒甚王親駕,春歸虜請和。
北軍方擁眾,小戍或投戈。
形勢中朝壯,衰離偽境多。
燕云可中裂,豈限白溝河。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戰爭時代的景象,通過對戰爭環境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戰爭的思考和對和平的追求。
詩意:
詩的開篇寫道:“寒甚王親駕,春歸虜請和。”這一句表達了戰爭的殘酷和痛苦,形容寒冷的冬天,國王親自上陣,但仍然面臨著敵人的和談請求。這句話傳遞出一種戰爭和平共存的矛盾心情。
接下來的幾句:“北軍方擁眾,小戍或投戈。形勢中朝壯,衰離偽境多。”描述了北方軍隊強大的兵力和忠誠,即使是一些小小的邊防部隊也會投入戰斗。形勢復雜,中央政權和邊境地區的虛假政權相互抵觸,表明國家內外的局勢錯綜復雜。
最后兩句:“燕云可中裂,豈限白溝河。”暗示了戰爭對國家的破壞力量,表達了作者對戰爭局勢的憂慮。燕云指的是古代遼東地區,白溝河是邊境的一條河流,這兩句詩意呼應了前文中的戰亂和邊境紛爭。
賞析:
《壬午雜詩》以簡明扼要的語言,勾勒出戰亂時期的困境和不安。通過對壯士投戈、邊境紛爭的描寫,展現了戰爭環境下人們的忠誠和堅韌。詩人通過對戰爭的描繪,表達了對和平的向往和對戰爭帶來的痛苦的思考。
詩中運用了寒冷的冬天和春天的歸來作為象征,凸顯了戰爭和和平的對比。同時,通過燕云和白溝河的提及,使詩歌更具地域感,增強了描繪的真實感和感染力。
整首詩以簡潔、凝練的語言表達了復雜的情感和思想,讓讀者對戰爭的殘酷和對和平的渴望有了更深的體驗。在這首詩中,楊冠卿通過對戰爭現實的刻畫,透露出對人性、社會和國家命運的深刻思考,使詩歌達到了思想性和藝術性的統一。
“寒甚王親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rén wǔ zá shī
壬午雜詩
hán shén wáng qīn jià, chūn guī lǔ qǐng hé.
寒甚王親駕,春歸虜請和。
běi jūn fāng yōng zhòng, xiǎo shù huò tóu gē.
北軍方擁眾,小戍或投戈。
xíng shì zhōng cháo zhuàng, shuāi lí wěi jìng duō.
形勢中朝壯,衰離偽境多。
yàn yún kě zhōng liè, qǐ xiàn bái gōu hé.
燕云可中裂,豈限白溝河。
“寒甚王親駕”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二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