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東卻敵兵”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淮東卻敵兵”全詩
敗亡初妄作,狼狽坐虛名。
賊勢雖亡命,君心實好生。
不知他日事,誰筑受降城。
分類:
作者簡介(楊冠卿)
楊冠卿(1138-?)南宋詩人,字夢錫,江陵(今屬湖北)人,舉進士,為九江戎司掾,又嘗知廣州,以事罷。晚寓臨安。閉門不出,與姜夔等相倡和。冠卿才華清俊,四六尤流麗渾雅,淳熙十四年(1187),編有《群公詞選》三卷(已佚),自序曰:“余漂流困躓,久客諸侯間……時有所攖拂,則取酒獨酌,浩歌數闋,怡然自適,似不覺天壤之大,窮通之為殊途也。”著有《客亭類稿》十五卷。《彊村叢書》輯有《客亭樂府》一卷。《四庫總目》傳于世。
《壬午雜詩》楊冠卿 翻譯、賞析和詩意
《壬午雜詩》是宋代詩人楊冠卿的作品。這首詩描述了關風攻城戰和淮東地區抵御敵軍的情景。通過描寫戰敗初期的困頓和頹廢,以及國家和個人面臨的困境,詩人表達了對國家命運和個人前途的憂慮和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和賞析如下:
關風攻城戰,淮東卻敵兵。
戰斗在關風地區展開,淮東地方的軍隊卻無力抵御敵軍。
敗亡初妄作,狼狽坐虛名。
國家的失敗和崩潰初期是盲目行動的結果,現在陷入窘境,名譽虛有其表。
賊勢雖亡命,君心實好生。
敵軍雖然陷入絕境,但國君依然對他們存有同情之心。
不知他日事,誰筑受降城。
不知道未來會發生什么事情,誰會建造接收敵軍投降的城池。
這首詩揭示了戰爭的殘酷和國家的困境,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對和平和更好未來的渴望。通過對戰爭局勢和個人命運的觸景生情的描寫,詩人以簡潔而深刻的語言展現了歷史時期的社會動蕩和個人的痛苦迷茫。這首詩既具有歷史意義,又抒發了詩人深沉的思考和對和平的渴望。
“淮東卻敵兵”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rén wǔ zá shī
壬午雜詩
guān fēng gōng chéng zhàn, huái dōng què dí bīng.
關風攻城戰,淮東卻敵兵。
bài wáng chū wàng zuò, láng bèi zuò xū míng.
敗亡初妄作,狼狽坐虛名。
zéi shì suī wáng mìng, jūn xīn shí hǎo shēng.
賊勢雖亡命,君心實好生。
bù zhī tā rì shì, shuí zhù shòu xiáng chéng.
不知他日事,誰筑受降城。
“淮東卻敵兵”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