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攙槍熒惑不敢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攙槍熒惑不敢動”全詩
修嚴武備選車從,天下雖安不忘戰。
車如流水馬如龍,甲耀日兮旌蔽空。
攙槍熒惑不敢動,獨任朔方無限功。
天威震疊軍聲壯,會見龍庭焚老上。
燕然碣石與天齊,為公重勒千丈碑。
分類:
作者簡介(楊冠卿)
楊冠卿(1138-?)南宋詩人,字夢錫,江陵(今屬湖北)人,舉進士,為九江戎司掾,又嘗知廣州,以事罷。晚寓臨安。閉門不出,與姜夔等相倡和。冠卿才華清俊,四六尤流麗渾雅,淳熙十四年(1187),編有《群公詞選》三卷(已佚),自序曰:“余漂流困躓,久客諸侯間……時有所攖拂,則取酒獨酌,浩歌數闋,怡然自適,似不覺天壤之大,窮通之為殊途也。”著有《客亭類稿》十五卷。《彊村叢書》輯有《客亭樂府》一卷。《四庫總目》傳于世。
《春大閱》楊冠卿 翻譯、賞析和詩意
《春大閱》是楊冠卿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波澄青海無傳箭,
海波平靜,無風無浪,水面如同一片鏡子,沒有傳遞箭矢的波動。
我公獻納紆皇眷。
我以忠誠之心向皇帝獻上珍貴的祭品。
修嚴武備選車從,
我們整修裝備,選擇最好的馬車隨從。
天下雖安不忘戰。
即使天下局勢相對安穩,也不能忘記戰爭的可能性。
車如流水馬如龍,
車輛行進如同水流般流暢,馬匹奔馳如同龍騰。
甲耀日兮旌蔽空。
士兵的盔甲在陽光下閃耀,旌旗高高飄揚,幾乎遮蔽了整個天空。
攙槍熒惑不敢動,
敵人看到我們的槍林彈雨,不敢前進,被我們的威勢所迷惑。
獨任朔方無限功。
我獨自承擔起朔方地區的巨大責任,無限展現我的才能。
天威震疊軍聲壯,
天帝的威勢震撼著整個戰場,軍隊的吶喊聲非常雄壯。
會見龍庭焚老上。
在戰場上與敵方將領相遇,將他們擊敗,焚燒他們的戰旗。
燕然碣石與天齊,
我在燕然山的碣石上立下的碑文與天空齊高,象征我的英勇和功績。
為公重勒千丈碑。
為了紀念我,人們豎立了一座高達千丈的碑石。
這首詩詞《春大閱》描繪了作者楊冠卿在朝代宋代的軍事壯麗場景。詩中通過描寫軍隊的裝備和威勢展示了宋代的軍事實力和戰斗精神。作者表達了對戰爭的思考,即使天下太平也不能松懈,必須時刻保持警惕。詩中充滿了對軍隊的贊美和英勇的武士形象,展現了他們的氣勢和威風。最后,作者以燕然碣石為象征,表達了對自己功績的銘記和紀念。整首詩以雄渾豪邁的筆調,展現了宋代軍事力量和戰爭精神,體現了作者對國家忠誠和對戰爭的理解。
“攙槍熒惑不敢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ūn dà yuè
春大閱
bō chéng qīng hǎi wú chuán jiàn, wǒ gōng xiàn nà yū huáng juàn.
波澄青海無傳箭,我公獻納紆皇眷。
xiū yán wǔ bèi xuǎn chē cóng, tiān xià suī ān bù wàng zhàn.
修嚴武備選車從,天下雖安不忘戰。
chē rú liú shuǐ mǎ rú lóng, jiǎ yào rì xī jīng bì kōng.
車如流水馬如龍,甲耀日兮旌蔽空。
chān qiāng yíng huò bù gǎn dòng, dú rèn shuò fāng wú xiàn gōng.
攙槍熒惑不敢動,獨任朔方無限功。
tiān wēi zhèn dié jūn shēng zhuàng, huì jiàn lóng tíng fén lǎo shàng.
天威震疊軍聲壯,會見龍庭焚老上。
yàn rán jié shí yǔ tiān qí, wèi gōng zhòng lēi qiān zhàng bēi.
燕然碣石與天齊,為公重勒千丈碑。
“攙槍熒惑不敢動”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一董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