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湓浦曾聞似衣帶”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湓浦曾聞似衣帶”全詩
湓浦曾聞似衣帶,廬峰見說勝香爐。
題詩歲晏離鴻斷,望闕天遙病鶴孤。
莫謾拘牽雨花社,青云依舊是前途。
分類:
作者簡介(楊巨源)
唐代詩人。字景山,后改名巨濟。河中(治所今山西永濟)人。貞元五年(789)進士。初為張弘靖從事,由秘書郎擢太常博士,遷虞部員外郎。出為鳳翔少尹,復召授國子司業。長慶四年(824),辭官退休,執政請以為河中少尹,食其祿終身。關于楊巨源生年,據方崧卿《韓集舉正》考訂。韓愈《送楊少尹序》作于長慶四年(824),序中述及楊有“年滿七十”、“去歸其鄉”語。由此推斷,楊當生于755年,卒年不詳。
《寄江州白司馬》楊巨源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寄江州白司馬》是唐代楊巨源所作的一首詩。詩中作者寄居江州,感嘆司馬的安危不知,又懷念起遠離塵囂住在東林寺中的日子。詩人在江州曾聽說湓浦地區有如衣帶般美麗的景色,廬山的壯美更是有人稱之為勝過香爐。年事已高的作者命題寥寥數首,孤零零望著高樓大闕,仿佛看到遠離的病鶴孤單地飛行。作者呼吁讀者不要被瑣事所困,重拾青云之路。
中文譯文:
江州司馬安逸嗎?惠遠東林寂寞無人問。
曾聽說湓浦如衣帶,廬山更勝香爐焚。
歲月荏苒題詩略,望闕天遙有病痛。
不要拘泥于雨花的困擾,青云前途仍舊遠。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寄情之詞入題,表達了作者在江州過夜的無人問津,與此同時,他又懷念起了東林寺里的安逸生活。通過描繪湓浦的美景和廬山的壯美,作者展現了自然的魅力與人間的煩擾相比的微不足道。歲月荏苒,作者感觸頗深,望向高樓大闕之際,仿佛看到病態的孤鶴獨自飛行。最后,作者呼吁讀者不要被瑣碎的事情牽扯,要保持乘風破浪的心境,向著遼闊的青云繼續前行。整首詩以簡練明了的語言描繪出作者的思緒,表達出他對逝去歲月和未來前景的思考和期望,既有深意,又有留白,給讀者留下了相當的想象空間。
“湓浦曾聞似衣帶”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jiāng zhōu bái sī mǎ
寄江州白司馬
jiāng zhōu sī mǎ píng ān fǒu, huì yuǎn dōng lín zhù dé wú.
江州司馬平安否,惠遠東林住得無。
pén pǔ céng wén shì yī dài,
湓浦曾聞似衣帶,
lú fēng jiàn shuō shèng xiāng lú.
廬峰見說勝香爐。
tí shī suì yàn lí hóng duàn, wàng quē tiān yáo bìng hè gū.
題詩歲晏離鴻斷,望闕天遙病鶴孤。
mò mán jū qiān yǔ huā shè, qīng yún yī jiù shì qián tú.
莫謾拘牽雨花社,青云依舊是前途。
“湓浦曾聞似衣帶”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九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