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黃不學漢宮妝”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涂黃不學漢宮妝”全詩
嚼蠟我今忘世味,羞將花譜細平章。
分類:
作者簡介(楊冠卿)
楊冠卿(1138-?)南宋詩人,字夢錫,江陵(今屬湖北)人,舉進士,為九江戎司掾,又嘗知廣州,以事罷。晚寓臨安。閉門不出,與姜夔等相倡和。冠卿才華清俊,四六尤流麗渾雅,淳熙十四年(1187),編有《群公詞選》三卷(已佚),自序曰:“余漂流困躓,久客諸侯間……時有所攖拂,則取酒獨酌,浩歌數闋,怡然自適,似不覺天壤之大,窮通之為殊途也。”著有《客亭類稿》十五卷。《彊村叢書》輯有《客亭樂府》一卷。《四庫總目》傳于世。
《蠟梅四絕》楊冠卿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蠟梅四絕》
作者:楊冠卿
朝代:宋代
涂黃不學漢宮妝,
一點檀心萬斛香。
嚼蠟我今忘世味,
羞將花譜細平章。
中文譯文:
不用黃色涂抹漢宮的妝容,
一點檀香的心靈卻散發著濃郁的香氣。
我在品嘗蠟的滋味時已經忘卻了塵世的煩惱,
羞愧地將花譜細細地鋪展開來。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楊冠卿的《蠟梅四絕》之一。詩人以蠟梅為題材,通過細膩的描繪和含蓄的意象,表達了作者淡泊名利、超脫塵世的心境。
首兩句描述了蠟梅的美妙,將其與漢宮的妝容進行對比。蠟梅不需要濃艷的外表,它一點檀香的內心就能散發出萬斛香氣,強調了內在的美和深邃的韻味。
接下來的兩句表達了作者對塵世的冷漠態度和超脫感。嚼蠟的過程是一種超脫塵世的行為,作者在品嘗蠟的滋味時已經忘卻了塵世的煩惱,不再受世俗的紛擾。他感到羞愧,不愿將自己的超然心境展示給世人,只將花譜細細展開,平靜地品味其中的美好。
整首詩以蠟梅為象征,通過蠟梅的質樸和獨特之美,寄托了作者對塵世繁華的超越追求。詩中的"蠟梅"不僅是一種花卉的形象,更是作者對于心靈自由和超脫的表達。通過對蠟梅的描繪,詩人傳遞出淡泊名利、追求內心寧靜的精神追求,呈現出一種超然的意境,給人以深思和啟迪。
“涂黃不學漢宮妝”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à méi sì jué
蠟梅四絕
tú huáng bù xué hàn gōng zhuāng, yì diǎn tán xīn wàn hú xiāng.
涂黃不學漢宮妝,一點檀心萬斛香。
jiáo là wǒ jīn wàng shì wèi, xiū jiāng huā pǔ xì píng zhāng.
嚼蠟我今忘世味,羞將花譜細平章。
“涂黃不學漢宮妝”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