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云吐亂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晴云吐亂山”全詩
幽花經雨潤,獨鳥受風還。
春水圍叢薄,晴云吐亂山。
莫將吳越恨,添入二毛斑。
分類:
作者簡介(楊冠卿)
楊冠卿(1138-?)南宋詩人,字夢錫,江陵(今屬湖北)人,舉進士,為九江戎司掾,又嘗知廣州,以事罷。晚寓臨安。閉門不出,與姜夔等相倡和。冠卿才華清俊,四六尤流麗渾雅,淳熙十四年(1187),編有《群公詞選》三卷(已佚),自序曰:“余漂流困躓,久客諸侯間……時有所攖拂,則取酒獨酌,浩歌數闋,怡然自適,似不覺天壤之大,窮通之為殊途也。”著有《客亭類稿》十五卷。《彊村叢書》輯有《客亭樂府》一卷。《四庫總目》傳于世。
《吳江道中》楊冠卿 翻譯、賞析和詩意
《吳江道中》是宋代詩人楊冠卿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吳江道上的景色和情感,展現了作者對于自然景物的感悟和對歷史的思考。
詩意:
《吳江道中》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于吳江道的景色與情感的體驗。通過描繪長橋、煙浪、幽花、獨鳥、春水、晴云等自然元素,詩人將讀者帶入一個靜謐而美麗的場景中。詩中也涵蓋了作者對歷史的思索,通過提到吳越恨和二毛斑,傳遞了作者對于歷史滄桑感的思考。
賞析:
這首詩的中文譯文是:
在壞郭郊丘里,長橋煙浪間。
幽花經過雨水的滋潤,獨鳥在風中飛翔。
春水圍繞著稀疏的叢林,晴云在山間飄蕩。
不要把吳越之間的恩怨,加入到無關痛癢的瑣事中。
詩詞通過獨特的意象和語言表達方式,展現了自然景物的美麗和歷史的滄桑。首先,詩中的長橋、煙浪、幽花、獨鳥等形象描繪了一個寧靜而富有生機的自然景觀。長橋和煙浪交相輝映,給人以寬廣和浩渺之感;幽花在雨水的滋潤下更顯嬌艷,而獨鳥在風中飛翔,似乎表達了自由和獨立的意味。
其次,詩中的春水、晴云和亂山的描繪,展示了大自然的變幻多姿。春水圍繞著叢薄的叢林,形成了一幅柔美的畫面,而晴云在山間飄蕩,給人以云淡風輕的感覺。這些景物的描繪使讀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妙和變化。
最后,詩人以"莫將吳越恨,添入二毛斑"的句子,表達了對于歷史的思考。這句話暗示了作者的心境,他告誡人們不要將個人的恩怨和矛盾納入瑣事之中,有可能是對于吳越之間歷史紛爭的反思,表達了對于和平與寧靜的向往。
總體而言,楊冠卿的《吳江道中》通過簡潔而凝練的語言,以自然景物的描繪和歷史的思考,展示了作者對于自然和人生的感悟。讀者在閱讀這首詩時,不僅能感受到自然景觀的美麗和變化,也能思考人與自然、人與歷史之間的關系。
“晴云吐亂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ú jiāng dào zhōng
吳江道中
huài guō jiāo qiū lǐ, cháng qiáo yān làng jiān.
壞郭郊丘里,長橋煙浪間。
yōu huā jīng yǔ rùn, dú niǎo shòu fēng hái.
幽花經雨潤,獨鳥受風還。
chūn shuǐ wéi cóng báo, qíng yún tǔ luàn shān.
春水圍叢薄,晴云吐亂山。
mò jiāng wú yuè hèn, tiān rù èr máo bān.
莫將吳越恨,添入二毛斑。
“晴云吐亂山”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