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滿我應書下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考滿我應書下下”全詩
刈禾政想頳肩重,揚秕那愁瞇目輕。
考滿我應書下下,賑荒人謂策平平。
回思舊歲民情惡,不但中山有啜羹。
分類:
《曉晴》虞儔 翻譯、賞析和詩意
《曉晴》是宋代詩人虞儔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清晨的景象,通過對自然和人情的描寫,表達了對社會不公和民生困境的關切。
詩意:
《曉晴》這首詩以清晨的景象為背景,通過描寫屋角的雞鳴、籬根的鳥鳴,以及人們的勞作和生活,抒發了對社會現實的思考和關切。詩人從屋角的雞鳴和籬根的鳥鳴中感受到了自然的節奏和生命的活力,與此同時,他也看到了農民在田間勞作的辛苦與艱難。詩中提到了政府的政策和賑濟荒民的行動,但又表達了對這些措施的不滿和對社會現實的擔憂。整首詩通過對自然景物和社會現象的描寫,傳達了詩人對社會不公和民生困境的憂慮之情。
賞析:
《曉晴》以簡練而富有意境的語言描繪了一個寧靜而富有生機的清晨景象,通過對鳴聲和勞作的描寫,深入表達了詩人對社會現實的關切和思考。詩人通過屋角的雞鳴和籬根的鳥鳴,展現了大自然的活力和生命的韻律,與此同時,他在勞作的農民身上看到了艱辛和困苦。詩中提到的政策和賑濟行動,雖然顯示了政府的關注和關懷,但是詩人卻表達了對這些措施的不滿和對社會現實的擔憂。詩人回首過去,感嘆民情之惡,表明了社會問題的長期存在。最后一句"不但中山有啜羹",用一種間接的方式,表達了社會的不公和民眾的困境。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和生動的描寫展現了詩人對社會現實的思考和憂慮,給人以深思。
這首詩通過對自然景物和社會現象的描寫,以及對政策和賑濟行動的反思,折射出了宋代社會的一些問題。詩人以自然景象為背景,寓意深遠地表達了對社會不公和民生困境的擔憂。詩歌的力量在于通過抒發情感和思考社會問題,引發讀者的共鳴和思考。
“考滿我應書下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ǎo qíng
曉晴
wū jiǎo bó gū shí zì huàn, lí gēn luò wěi jìng xiān míng.
屋角勃姑時自喚,籬根絡緯競先鳴。
yì hé zhèng xiǎng chēng jiān zhòng, yáng bǐ nà chóu mī mù qīng.
刈禾政想頳肩重,揚秕那愁瞇目輕。
kǎo mǎn wǒ yīng shū xià xià, zhèn huāng rén wèi cè píng píng.
考滿我應書下下,賑荒人謂策平平。
huí sī jiù suì mín qíng è, bù dàn zhōng shān yǒu chuài gēng.
回思舊歲民情惡,不但中山有啜羹。
“考滿我應書下下”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一馬 (仄韻) 去聲二十二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