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毛看二子”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鳳毛看二子”全詩
鳳毛看二子,鶴發慰偏親。
甲第歸無日,名園跡已陳。
風流山下路,楚挽倍傷神。
分類:
《韓知府挽詩二首》虞儔 翻譯、賞析和詩意
《韓知府挽詩二首》是宋代詩人虞儔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第一首:
方美朱輪貴,
俄驚丹旐新。
鳳毛看二子,
鶴發慰偏親。
中文譯文:
方正美麗的紅輪珍貴,
突然驚艷的丹旐嶄新。
鳳毛看著兩個兒子,
鶴發安慰著親人的心。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寓情于景的方式表達了作者對友人韓知府去世的哀思。詩人通過描繪美麗的紅輪(太陽)和驚艷的丹旐(晚霞)來烘托出友人的珍貴與新鮮,表達了對友人逝去的驚愕與痛心。
詩中的鳳毛和鶴發分別象征著美好的事物和長壽的象征。鳳毛看著兩個兒子,寓意著友人在世時享有幸福和快樂;鶴發慰偏親,表示友人已經進入了晚年,但仍然能夠安慰親人的心。這些形象的運用,使詩中的情感更加豐富深沉,表達了作者對友人的深深懷念和對人生短暫的感慨。
第二首:
甲第歸無日,
名園跡已陳。
風流山下路,
楚挽倍傷神。
中文譯文:
官職已不再歸來的日子,
名園的痕跡已經消逝。
風景優美的山下路,
楚國的挽歌倍加傷感。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逝去歲月的懷念和對名利富貴的反思。甲第歸無日,指的是官職已經無法再回到過去,意味著詩人已經失去了職位和權力,對此感到無奈和遺憾。名園跡已陳,描述了曾經美好的園林已經變得殘破、荒廢,象征著詩人對過去輝煌的回憶和對時光流轉的感嘆。
詩中的風流山下路,描繪了風景優美的山下道路,展現了大自然的壯麗景色。楚挽倍傷神,表達了詩人對楚國文化的敬仰和對楚國的挽歌,倍加悲傷。通過對過去時光和美好景色的描繪,詩人表達了對逝去歲月的懷念以及對名利富貴的深思。整首詩抒發了作者對時光流轉和人事更迭的感慨,以及對逝去事物的懷念之情。
“鳳毛看二子”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án zhī fǔ wǎn shī èr shǒu
韓知府挽詩二首
fāng měi zhū lún guì, é jīng dān zhào xīn.
方美朱輪貴,俄驚丹旐新。
fèng máo kàn èr zi, hè fà wèi piān qīn.
鳳毛看二子,鶴發慰偏親。
jiǎ dì guī wú rì, míng yuán jī yǐ chén.
甲第歸無日,名園跡已陳。
fēng liú shān xià lù, chǔ wǎn bèi shāng shén.
風流山下路,楚挽倍傷神。
“鳳毛看二子”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