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嘆群無鶴”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忽嘆群無鶴”全詩
儒冠成晚歲,尺牘到諸公。
忽嘆群無鶴,誰留目送鴻。
竹林家世事,清節見君同。
分類:
《故奚公學長挽詩》虞儔 翻譯、賞析和詩意
《故奚公學長挽詩》是宋代詩人虞儔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詩人虞儔對故友奚公的懷念之情,表達了對人生的思考和對傳統文化的珍視。
詩詞的中文譯文:
詩酒平生興,人琴畢竟空。
儒冠成晚歲,尺牘到諸公。
忽嘆群無鶴,誰留目送鴻。
竹林家世事,清節見君同。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深沉的情感和典雅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故友奚公的思念之情。詩人首先提到了他們曾經共同歡樂飲酒、吟詩作樂的時光,但如今這些歡樂已成過去,只余空虛。這種對光陰流逝的感慨,表達了對時光脆弱性的深刻認識。
接著,詩人提到奚公已經年老,頭戴儒冠,成為了學者。他的尺牘(指書信)已經送到了各位文人朋友手中,這里隱含著奚公對學問的推崇和傳統文化的傳承。
詩中的“群無鶴”和“目送鴻”是對奚公的比喻。鶴和鴻都是高飛的鳥類,象征著追求卓越和超脫塵俗的精神。詩人感慨地說,現在的世間很少有像奚公這樣的人,能夠擁有高尚的品質和志向。這里也可以理解為詩人對時代變遷和人們追求浮華的批判。
最后,詩人提到了竹林,這是一個象征清雅和高潔的意象。他認為奚公和自己一樣,都秉持著清正的品性,以竹林為家,追求清高的境界。這種清節的品質使得詩人對奚公產生了深厚的共鳴和敬仰之情。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故友奚公的懷念之情,同時通過對時光流逝、傳統文化的反思,以及對清高品性的贊美,展現了詩人對于人生和價值觀的思考。這首詩詞以樸實的語言、深情的情感和精妙的意象,傳遞了一種對傳統文化和高尚品質的珍視和追求。
“忽嘆群無鶴”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ù xī gōng xué zhǎng wǎn shī
故奚公學長挽詩
shī jiǔ píng shēng xìng, rén qín bì jìng kōng.
詩酒平生興,人琴畢竟空。
rú guān chéng wǎn suì, chǐ dú dào zhū gōng.
儒冠成晚歲,尺牘到諸公。
hū tàn qún wú hè, shuí liú mù sòng hóng.
忽嘆群無鶴,誰留目送鴻。
zhú lín jiā shì shì, qīng jié jiàn jūn tóng.
竹林家世事,清節見君同。
“忽嘆群無鶴”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