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年因旱禱叢祠”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連年因旱禱叢祠”全詩
擬學催科今晚矣,不能引去更何之。
下田敢有百車望,好雨猶寬三日期。
慚愧農家私水利,桔槔雖巧不容施。
分類:
《過登源英濟廟祈雨》虞儔 翻譯、賞析和詩意
《過登源英濟廟祈雨》是宋代詩人虞儔的作品。詩人在連年干旱之后,前往登源英濟廟祈雨。詩中表達了詩人對旱災的憂慮和農民的怨咨,同時也反映出他對當時政府應對旱災的不滿和無奈。
詩人虞儔以自己的親身經歷,表達了對旱災的擔心和對農民的關切。他看到農民們因為連年干旱而備受痛苦,心生愧疚。為了尋求雨水,他前往登源英濟廟祈雨。然而,盡管他希望通過祈禱來解決問題,卻感到自己的力量微不足道,無法真正改變情況。他認識到,即使他能夠親自耕種田地,也無法徹底解決農民們的困境。
詩中還暗含了對政府應對旱災的批評。詩人提到了"催科",意指政府出臺科舉政策來選拔人才,但他認為這樣的政策并不能解決旱災問題。他質疑政府的措施是否真正能夠引導雨水降臨,對政府的應對措施感到失望。
虞儔在詩中還提到了農民對雨水的期盼和對私人水利工程的無奈。他說農民們下田耕作,期望能有大雨滋潤農田,但由于缺乏有效的水利設施,他們的期盼往往落空。他提到了"桔槔",指的是一種用來引水的工具,雖然這種工具很巧妙,但由于缺乏合適的水源,農民們無法使用它來灌溉田地。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旱災帶來的困境和對政府應對措施的懷疑,表達了詩人對當時社會現實的關切和對農民遭受苦難的同情。詩人虞儔以細膩的筆觸展示了自然力量和人類力量的對比,在無奈之中流露出對命運的無奈和對人類處境的思考。
“連年因旱禱叢祠”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uò dēng yuán yīng jì miào qí yǔ
過登源英濟廟祈雨
lián nián yīn hàn dǎo cóng cí, wèi miǎn sī mín yǒu yuàn zī.
連年因旱禱叢祠,未免斯民有怨咨。
nǐ xué cuī kē jīn wǎn yǐ, bù néng yǐn qù gèng hé zhī.
擬學催科今晚矣,不能引去更何之。
xià tián gǎn yǒu bǎi chē wàng, hǎo yǔ yóu kuān sān rì qī.
下田敢有百車望,好雨猶寬三日期。
cán kuì nóng jiā sī shuǐ lì, jié gāo suī qiǎo bù róng shī.
慚愧農家私水利,桔槔雖巧不容施。
“連年因旱禱叢祠”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