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衣尚有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黃衣尚有云”全詩
催科寧是拙,稼穡亦良勤。
當念溝中瘠,難專柱后文。
誰令公喜怒,雁鶩政紛紛。
分類:
《觸事》虞儔 翻譯、賞析和詩意
《觸事》是宋代詩人虞儔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綠匣何煩至,
黃衣尚有云。
催科寧是拙,
稼穡亦良勤。
當念溝中瘠,
難專柱后文。
誰令公喜怒,
雁鶩政紛紛。
中文譯文:
為何綠匣子的來訪如此煩擾,
黃衣服上仍然有云彩飄動。
催逼科舉考試,我何其愚拙,
農耕收獲卻始終勤勞勤勉。
當回憶起田間溝渠的貧瘠,
難以專心于文人的官職。
是誰讓君主居于喜怒之間,
雁鶩政治紛爭不斷。
詩意和賞析:
《觸事》通過描繪宋代時社會現實的細節,表達了虞儔對于官場生活和政治風云的感慨和思考。詩中通過綠匣子、黃衣服、科舉考試以及農耕收獲等元素,折射出了當時社會中繁瑣的官僚體系和科舉制度,以及農民的辛勤勞作。在這個背景下,詩人表達了自己對于官場生活的無奈和對于政治紛爭的憂慮。
詩中的綠匣子和黃衣服都是與官場有關的象征,綠匣子可能指的是官員傳遞公文的綠色匣子,而黃衣服則是官員的常服。詩人以此暗示官場的繁瑣和無聊。同時,科舉考試作為宋代官員選拔制度的核心,被描繪為催逼詩人的拙劣之處。在這種背景下,詩人也表達了對于農耕勞作的贊美,認為農民的辛勤勞作是實實在在的,與官場中虛浮的風氣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詩的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于政治紛爭的擔憂。君主的喜怒變化不定,使得官場充滿了明爭暗斗和政治勾心斗角。雁鶩政治紛爭的比喻使得政治斗爭的激烈程度得以突顯。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和具體的形象描繪,展示了虞儔對于時代風云和個人命運的思考和感慨,同時也反映了當時社會的現實和不公。
《觸事》以其真實、深刻地揭示了宋代社會的現實和政治腐敗現象,表達了詩人對于社會狀況的憂慮和對于農民的贊美,展示了虞儔對于人生和官場的深刻思考,具有一定的時代意義和價值。
“黃衣尚有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ù shì
觸事
lǜ xiá hé fán zhì, huáng yī shàng yǒu yún.
綠匣何煩至,黃衣尚有云。
cuī kē níng shì zhuō, jià sè yì liáng qín.
催科寧是拙,稼穡亦良勤。
dāng niàn gōu zhōng jí, nán zhuān zhù hòu wén.
當念溝中瘠,難專柱后文。
shuí lìng gōng xǐ nù, yàn wù zhèng fēn fēn.
誰令公喜怒,雁鶩政紛紛。
“黃衣尚有云”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二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