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蕃漢共刀兵”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蕃漢共刀兵”全詩
山河空道路,蕃漢共刀兵。
禮樂新朝市,園林舊弟兄。
向風一點淚,塞晚暮江平。
分類:
作者簡介(楊巨源)
唐代詩人。字景山,后改名巨濟。河中(治所今山西永濟)人。貞元五年(789)進士。初為張弘靖從事,由秘書郎擢太常博士,遷虞部員外郎。出為鳳翔少尹,復召授國子司業。長慶四年(824),辭官退休,執政請以為河中少尹,食其祿終身。關于楊巨源生年,據方崧卿《韓集舉正》考訂。韓愈《送楊少尹序》作于長慶四年(824),序中述及楊有“年滿七十”、“去歸其鄉”語。由此推斷,楊當生于755年,卒年不詳。
《失題》楊巨源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失題》
朝代:唐代
作者:楊巨源
何事慰朝夕,不逾詩酒情。
山河空道路,蕃漢共刀兵。
禮樂新朝市,園林舊弟兄。
向風一點淚,塞晚暮江平。
中文譯文:
為何事情能夠慰藉我度過朝夕,不離開詩酒的情感。
山河空無一條暢通的道路,蕃漢人民共同面對著刀兵的威脅。
禮樂充斥于新的朝市,而園林里的舊友卻遠離。
面向風向,一滴淚水滴下,邊塞的夕陽照射在平靜的江水上。
詩意和賞析:
《失題》這首詩描繪了唐代社會動蕩不安的景象,反映了作者對時代變遷和個人命運的感慨和憂慮。
首先,詩人提出了一個問題:是什么事情可以慰藉他度過每一個朝夕,回答是不離開詩酒的情感。這表明詩人對于文學和飲酒的追求,成為他生活中的一種安慰和慰藉。
接下來,詩人通過描繪山河空無一條暢通的道路,蕃漢人民共同面對刀兵的威脅,表達了對于戰亂和社會動蕩的擔憂。這里的蕃漢指的是中原漢族和邊疆蕃族,暗示了國家內外的沖突和戰爭。
詩中提到禮樂新朝市,園林舊弟兄,反映了社會變遷中的不同現象。新朝市中的禮樂可能指的是新興的商業和文化活動,而園林中的舊弟兄則指的是過去的友人,暗示了時光流轉中人際關系的疏遠和變化。
最后兩句詩,詩人向風面向,一滴淚水滴下,塞地的夕陽照射在平靜的江水上。這表達了詩人對于邊塞地區的傷感和不安,夕陽的余暉映襯出他內心的苦悶和無奈。
整首詩反映了唐代社會動蕩的局勢,以及詩人對于這種局勢所帶來的個人困擾和痛苦的感受。通過詩人的情感和意境的描寫,使讀者能夠感受到那個時代的浮躁和不安,以及詩人內心深處的憂慮和無奈。
“蕃漢共刀兵”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ī tí
失題
hé shì wèi zhāo xī, bù yú shī jiǔ qíng.
何事慰朝夕,不逾詩酒情。
shān hé kōng dào lù, fān hàn gòng dāo bīng.
山河空道路,蕃漢共刀兵。
lǐ yuè xīn cháo shì, yuán lín jiù dì xiōng.
禮樂新朝市,園林舊弟兄。
xiàng fēng yì diǎn lèi, sāi wǎn mù jiāng píng.
向風一點淚,塞晚暮江平。
“蕃漢共刀兵”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