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望夷門奈遠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試望夷門奈遠何”全詩
每聽塞笳離夢斷,時窺清鑒旅愁多。
初驚宵漏丁丁促,已覺春風習習和。
海內故人君最老,花開鞭馬更相過。
分類:
作者簡介(令狐楚)
令狐楚(766或768~837) ,唐代文學家。漢族,字殼士。宜州華原(今陜西耀縣)人,先世居敦煌(今屬甘肅)。貞元七年 (791)登進士第。憲宗時,擢職方員外郎,知制誥。出為華州刺史,拜河陽懷節度使。入為中書侍郎,同平章事。憲宗去世,為山陵使,因親吏贓污事貶衡州刺史。逝世于山南西道節度使鎮上。謚曰文。
《立春后言懷招汴州李匡衙推》令狐楚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這首詩詞是唐代令狐楚所寫,題為《立春后言懷招汴州李匡衙推》。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閑齋夜擊唾壺歌,
試望夷門奈遠何。
每聽塞笳離夢斷,
時窺清鑒旅愁多。
初驚宵漏丁丁促,
已覺春風習習和。
海內故人君最老,
花開鞭馬更相過。
詩意:
這首詩詞以立春之后的思念之情為主題,表達了詩人對遠方故友的思念和旅途中的寂寞之感。詩人在夜晚獨處齋房,敲擊著唾壺唱歌,寄托著自己對遠方友人的思念之情。他試圖展望著遠方的夷門,卻不禁感嘆遠方的距離是如此遙遠。每次聽到塞上的笳聲,他的夢境就會被打斷,時常窺視著清鑒(指鏡子,比喻回憶),旅途中的愁苦也倍感沉重。初次驚醒時,夜晚的鐘聲不斷地敲響,時間緊迫;而到了此時,已經感覺到了春風的吹拂,春天的氣息已經漸漸到來。他深信在海內,自己最老的故友就是君主,而春天的到來會帶來更多的馬車和花朵,象征著友人的到來。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遠方友人的思念之情和對旅途中的寂寞的描繪。詩人通過閑齋夜間敲擊唾壺唱歌的場景,展現了他獨處時的情感宣泄。他試圖展望遠方的夷門,卻感嘆遠方的距離遙遠,無法輕易相見。每次聽到塞上的笳聲,他的夢境就會被打斷,表現出他對故鄉和故友的思念之情。詩中的宵漏聲和春風的習習和鳴,刻畫了時間的流逝和春天的到來,傳遞出希望和溫暖的氛圍。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故友的殷切期盼,他深信故友將會來訪,而春天的到來將會帶來更多的歡樂和繁榮。
整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遠方友人的思念和對旅途中的孤獨的感受,以及對春天到來和友人相見的期盼。通過描繪詩人的內心世界和對外部環境的感知,詩詞呈現了一種寂寞、思念和希望的情感體驗,展示了唐代詩人獨特的感受和表達方式。
“試望夷門奈遠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ì chūn hòu yán huái zhāo biàn zhōu lǐ kuāng yá tuī
立春后言懷招汴州李匡衙推
xián zhāi yè jī tuò hú gē, shì wàng yí mén nài yuǎn hé.
閑齋夜擊唾壺歌,試望夷門奈遠何。
měi tīng sāi jiā lí mèng duàn,
每聽塞笳離夢斷,
shí kuī qīng jiàn lǚ chóu duō.
時窺清鑒旅愁多。
chū jīng xiāo lòu dīng dīng cù, yǐ jué chūn fēng xí xí hé.
初驚宵漏丁丁促,已覺春風習習和。
hǎi nèi gù rén jūn zuì lǎo, huā kāi biān mǎ gèng xiāng guò.
海內故人君最老,花開鞭馬更相過。
“試望夷門奈遠何”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五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