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之氛兮”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龜之氛兮”全詩
龜山在太山博縣。
古琴操云:予欲望魯兮,龜山蔽之。
手無斧柯,奈龜山何)
龜之氛兮,不能云雨。
龜之枿兮,不中梁柱。
龜之大兮,祗以奄魯。
知將隳兮,哀莫余伍。
周公有鬼兮,嗟余歸輔。
分類:
作者簡介(韓愈)

韓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思想家,河陽(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漢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謚號“文”,又稱韓文公。他與柳宗元同為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主張學習先秦兩漢的散文語言,破駢為散,擴大文言文的表達功能。宋代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并稱“韓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韓愈在思想上是中國“道統”觀念的確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琴操十首·龜山操》韓愈 翻譯、賞析和詩意
《琴操十首·龜山操》是唐代文學家韓愈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龜山的氣息啊,無法帶來云雨。
龜山的瘤啊,不能成為梁柱。
龜山的偉岸啊,只能遮蔽魯國。
知道將要崩塌啊,悲哀無人與我同伴。
周公有神靈啊,唉,愿我得到輔佐。
詩意:
這首詩詞是韓愈以孔子的形象來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感受。詩中提到了龜山,這是韓愈借用的一個象征,代表著孔子心中理想的樂土。詩人韓愈希望能夠追隨孔子的志向,但他感嘆自己無法實現這個愿望,因為他手無斧柯,無法改變現實。他認為自己像龜山一樣,雖然偉大,但只能默默地遮蔽著魯國,而無法改變現實和拯救國家。詩的最后提到周公,暗指希望得到周公的指導和輔佐,幫助實現理想。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龜山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自身無能為力和對社會現實的無奈感受。龜山作為一個象征,寓意著詩人的志向和追求,但他卻感到自己力量不足,無法改變現實。詩中的對比和比喻手法,如將龜山與自己相對照,體現了詩人的自省和自嘲之情。最后提到周公,表達了詩人希望得到先賢的指引和幫助,以實現自己的理想與愿望。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社會現實的無奈和對理想的追求,透露出一種深沉的思考和對時代的反思。通過對龜山的描繪,詩人表達了自己的心境和愿景,以及對于改變現實的渴望。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展現了韓愈獨特的思想和文學風格,具有一定的哲學性和文化內涵。
“龜之氛兮”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ín cāo shí shǒu guī shān cāo
琴操十首·龜山操
kǒng zǐ yǐ jì huán zi shòu qí nǚ lè, jiàn bù cóng, wàng guī shān ér zuò.
(孔子以季桓子受齊女樂,諫不從,望龜山而作。
guī shān zài tài shān bó xiàn.
龜山在太山博縣。
gǔ qín cāo yún: yǔ yù wàng lǔ xī, guī shān bì zhī.
古琴操云:予欲望魯兮,龜山蔽之。
shǒu wú fǔ kē, nài guī shān hé
手無斧柯,奈龜山何)
guī zhī fēn xī, bù néng yún yǔ.
龜之氛兮,不能云雨。
guī zhī niè xī, bù zhōng liáng zhù.
龜之枿兮,不中梁柱。
guī zhī dà xī,
龜之大兮,
zhī yǐ yǎn lǔ.
祗以奄魯。
zhī jiāng huī xī, āi mò yú wǔ.
知將隳兮,哀莫余伍。
zhōu gōng yǒu guǐ xī, jiē yú guī fǔ.
周公有鬼兮,嗟余歸輔。
“龜之氛兮”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八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