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徑從林下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徑從林下轉”全詩
徑從林下轉,門向水邊開。
高顧防驚鳥,徐行恐破苔。
故嫌溪淺落,妨我泛舟回。
分類:
作者簡介(趙蕃)
《同成父弟訪王亢宗遇周欽止同過圓通看竹二首》趙蕃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這首詩詞是宋代趙蕃創作的《同成父弟訪王亢宗遇周欽止同過圓通看竹二首》。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同成父弟一同拜訪王亢宗,邂逅周欽止一同來看竹。我們徑直從林下轉彎,門戶開向水邊。抬頭仰望,以防驚擾鳥兒;慢慢前行,免得踩碎脆弱的苔蘚。可惜溪水淺得讓我心生怨恨,阻礙了我劃船返程。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訪友為背景,描繪了詩人與成父弟、王亢宗和周欽止一同游覽竹林的情景。詩人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示了對自然環境的敏感和對友誼的珍視。
詩中的竹林被描繪得清晰而優美,詩人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竹林的景色和氛圍。通過"徑從林下轉"和"門向水邊開"的描寫,展示了詩人們在竹林中行走的情景,仿佛將讀者帶入了竹林的靜謐之中。
詩中的"高顧防驚鳥,徐行恐破苔"表達了詩人們對自然的敬畏之情。他們小心翼翼地行走,生怕驚擾到棲息其中的鳥兒,同時也留意著腳下的苔蘚,以免破壞了這片純凈的環境。這種對自然的敏感和保護意識,體現了宋代文人的生態觀念。
然而,詩人對溪水淺的抱怨也透露出一絲無奈和不滿。溪水的淺度成為了劃船返程的障礙,這使詩人們無法順利地返回,留下了一絲遺憾。
整首詩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對細節的關注,將讀者帶入了一個寧靜而美好的自然環境中,表達了詩人對友誼和自然的珍視。它展現了宋代文人崇尚自然、敏感細膩的審美情趣,同時也體現了對友情和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向往。
“徑從林下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óng chéng fù dì fǎng wáng kàng zōng yù zhōu qīn zhǐ tóng guò yuán tōng kàn zhú èr shǒu
同成父弟訪王亢宗遇周欽止同過圓通看竹二首
fǎng kè yīn féng kè, xiāng xié kàn zhú lái.
訪客因逢客,相攜看竹來。
jìng cóng lín xià zhuǎn, mén xiàng shuǐ biān kāi.
徑從林下轉,門向水邊開。
gāo gù fáng jīng niǎo, xú xíng kǒng pò tái.
高顧防驚鳥,徐行恐破苔。
gù xián xī qiǎn luò, fáng wǒ fàn zhōu huí.
故嫌溪淺落,妨我泛舟回。
“徑從林下轉”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六銑 (仄韻) 去聲十七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