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公知我行良苦”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天公知我行良苦”全詩
登山著履自不惡,臥游作圖空復情。
此來豈止試腳力,政坐久不尋詩盟。
山樊雪白藤花赤,高樹木蘭低紫荊。
分類:
作者簡介(趙蕃)
《上七里嶺》趙蕃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上七里嶺》是宋代趙蕃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天公知曉我艱辛的行程,
當我攀登七里嶺時,天空中少有云晴。
登山時,我的腳步穩健自如,不感厭倦;
在旅途中,我隨心所欲地作畫,心中空無一物。
此行并非僅僅是為了試驗我的體力,
長久以來,我已不再追尋詩人的交游。
山間的范圍雪白,藤花綻放艷紅;
高聳的樹木是木蘭,低矮的是紫荊。
詩意:
《上七里嶺》描繪了詩人攀登七里嶺的景象和內心情感。詩人用自然景物來表達他對人生的感悟和思考。他在攀登過程中感受到天公的明察,天空少有云晴,意味著他的行程是被眷顧和祝福的。他登山時步履穩健,心境平和,不厭其煩。在旅途中,他盡情地作畫,表達自己內心的空靈和自由。詩人認為這次攀登不僅僅是為了測試自己的體力,更是他遠離塵囂,不再追尋世俗詩文交游的一次契機。最后,詩人以山間的景色來進一步展示他對自然的感受和理解,山間的范藤花鮮艷綻放,樹木有高有矮,呈現出豐富多樣的景象。
賞析:
《上七里嶺》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一次登山的經歷,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詩人內心感受,傳達了對自然的贊美和對自由自在的追求。詩人的內心境界和對自然景物的描寫相互烘托,使整首詩詞具有一種寧靜而自由的氛圍。詩人用"天公知我行良苦"表達了他在攀登過程中的堅持和努力,并表達了一種受到神明眷顧的感激之情。他登山時的自在和在旅途中作畫的自由表達了他對自由無拘束的向往。最后,通過描寫山間的景色,詩人傳達了對自然美的贊美,展示了大自然的豐富多樣性。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示了詩人對自然和自由的熱愛,給人以寧靜和舒適的感覺。
“天公知我行良苦”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àng qī lǐ lǐng
上七里嶺
tiān gōng zhī wǒ xíng liáng kǔ, chuí shàng lǐng shí róng shǎo qíng.
天公知我行良苦,垂上嶺時容少晴。
dēng shān zhe lǚ zì bù è, wò yóu zuò tú kōng fù qíng.
登山著履自不惡,臥游作圖空復情。
cǐ lái qǐ zhǐ shì jiǎo lì, zhèng zuò jiǔ bù xún shī méng.
此來豈止試腳力,政坐久不尋詩盟。
shān fán xuě bái téng huā chì, gāo shù mù lán dī zǐ jīng.
山樊雪白藤花赤,高樹木蘭低紫荊。
“天公知我行良苦”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