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冠剪頭發”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脫冠剪頭發”全詩
十五愛山水,超然謝朋親。
脫冠剪頭發,飛步遺蹤塵。
發跡入四明,梯空上秋旻.
遂登天臺望,眾壑皆嶙峋。
夜宿最高頂,舉頭看星辰。
光芒相照燭,南北爭羅陳。
茲地絕翔走,自然嚴且神。
微風吹木石,澎湃聞韶鈞。
夜半起下視,溟波銜日輪。
魚龍驚踴躍,叫嘯成悲辛。
怪氣或紫赤,敲磨共輪囷。
金鴉既騰翥,六合俄清新。
常聞禹穴奇,東去窺甌閩。
越俗不好古,流傳失其真。
幽蹤邈難得,圣路嗟長堙。
回臨浙江濤,屹起高峨岷。
壯志死不息,千年如隔晨。
是非竟何有,棄去非吾倫。
凌江詣廬岳,浩蕩極游巡。
崔崒沒云表,陂陀浸湖淪。
是時雨初霽,懸瀑垂天紳。
前年往羅浮,步戛南海漘.大哉陽德盛,榮茂恒留春。
鵬鶱墮長翮,鯨戲側修鱗。
自來連州寺,曾未造城闉。
日攜青云客,探勝窮崖濱。
太守邀不去,群官請徒頻。
囊無一金資,翻謂富者貧。
昨日忽不見,我令訪其鄰。
奔波自追及,把手問所因。
顧我卻興嘆,君寧異于民。
離合自古然,辭別安足珍。
吾聞九疑好,夙志今欲伸。
斑竹啼舜婦,清湘沈楚臣。
衡山與洞庭,此固道所循。
尋崧方抵洛,歷華遂之秦。
浮游靡定處,偶往即通津。
吾言子當去,子道非吾遵。
江魚不池活,野鳥難籠馴。
吾非西方教,憐子狂且醇。
吾嫉惰游者,憐子愚且諄。
去矣各異趣,何為浪沾巾。
分類:
作者簡介(韓愈)

韓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思想家,河陽(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漢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謚號“文”,又稱韓文公。他與柳宗元同為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主張學習先秦兩漢的散文語言,破駢為散,擴大文言文的表達功能。宋代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并稱“韓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韓愈在思想上是中國“道統”觀念的確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送惠師(愈在連州與釋景常、元惠游·惠師即元惠也)》韓愈 翻譯、賞析和詩意
十五愛山水,超然感謝親朋好友。
脫帽子剪頭發,飛步遺跡塵。
發跡進入四明,梯空上秋曼.
便登上天臺望,眾多的山谷都嶙峋。
夜宿最高頂,抬頭看看天上的星星。
光芒來照亮,南北爭相陳。
此地絕飛逃,自然狀態并且神。
微風吹樹木,澎洶涌澎湃聽韶鈞。
半夜起來往下看,溟波街日輪。
魚龍驚恐跳躍,叫嘯成悲辛。
奇怪氣或紫紅色,用磨一起輪囷。
金烏鴉已經騰蠢,六合很清新。
常聽說禹穴奇,東距窺甌閩。
越不喜歡古代習俗,流傳失去真。
幽邈難找到蹤跡,圣路很長堵塞。
回臨浙江濤,屹立起高高眠。
壯志死不息,千年如隔早晨。
是不是最終會有,放棄不是我倫。
凌江到廬山,浩蕩極巡察。
崔險要沒說表,山坡漸漸湖淪落。
當時雨剛停,高懸的瀑布垂天紳士。
前年去羅浮,步戛南海漘.大哉陽氣盛,榮茂恒留春。
鵬鶱掉長翅膀,鯨戲邊修鱗。
來自連州寺,還沒有造城門。
天帶著青云客人,探究窮盡山崖邊。
太守請不離開,群臣請求人頻繁。
囊沒有一個金錢,反而是富有的人貧窮。
昨天忽然不見,我要拜訪鄰居。
奔波自己追上,拉著我的手問她是。
看著我卻感嘆,你怎么不同于民。
離合自古以來就是這樣,告別安足珍。
我聽說九疑山好,夙愿現在想要表達。
斑竹啼舜婦女,清湘沈楚臣。
衡山和洞庭湖,這就是道所遵循。
不久李崧才抵達洛,歷任華于是的秦國。
浮游不定處,偶爾去就是流通。
我說你要離開,兒子道不是我遵。
江魚不池活,野鳥難以控制管理。
我不是西方教育,可憐你狂且醇。
我嫉妒懶惰游泳的人,可憐你愚蠢而且耐心。
離開了各奇異的情趣,為什么是沾巾。
* 此部分翻譯來自Baidu,僅供參考
“脫冠剪頭發”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huì shī yù zài lián zhōu yǔ shì jǐng cháng yuán huì yóu huì shī jí yuán huì yě
送惠師(愈在連州與釋景常、元惠游·惠師即元惠也)
huì shī fú tú zhě, nǎi shì bù jī rén.
惠師浮屠者,乃是不羈人。
shí wǔ ài shān shuǐ, chāo rán xiè péng qīn.
十五愛山水,超然謝朋親。
tuō guān jiǎn tóu fa, fēi bù yí zōng chén.
脫冠剪頭發,飛步遺蹤塵。
fā jī rù sì míng, tī kōng shàng qiū mín.
發跡入四明,梯空上秋旻.
suì dēng tiān tāi wàng, zhòng hè jiē lín xún.
遂登天臺望,眾壑皆嶙峋。
yè sù zuì gāo dǐng, jǔ tóu kàn xīng chén.
夜宿最高頂,舉頭看星辰。
guāng máng xiāng zhào zhú, nán běi zhēng luó chén.
光芒相照燭,南北爭羅陳。
zī dì jué xiáng zǒu, zì rán yán qiě shén.
茲地絕翔走,自然嚴且神。
wēi fēng chuī mù shí, péng pài wén sháo jūn.
微風吹木石,澎湃聞韶鈞。
yè bàn qǐ xià shì, míng bō xián rì lún.
夜半起下視,溟波銜日輪。
yú lóng jīng yǒng yuè, jiào xiào chéng bēi xīn.
魚龍驚踴躍,叫嘯成悲辛。
guài qì huò zǐ chì, qiāo mó gòng lún qūn.
怪氣或紫赤,敲磨共輪囷。
jīn yā jì téng zhù, liù hé é qīng xīn.
金鴉既騰翥,六合俄清新。
cháng wén yǔ xué qí, dōng qù kuī ōu mǐn.
常聞禹穴奇,東去窺甌閩。
yuè sú bù hào gǔ, liú chuán shī qí zhēn.
越俗不好古,流傳失其真。
yōu zōng miǎo nán de, shèng lù jiē zhǎng yīn.
幽蹤邈難得,圣路嗟長堙。
huí lín zhè jiāng tāo, yì qǐ gāo é mín.
回臨浙江濤,屹起高峨岷。
zhuàng zhì sǐ bù xī, qiān nián rú gé chén.
壯志死不息,千年如隔晨。
shì fēi jìng hé yǒu, qì qù fēi wú lún.
是非竟何有,棄去非吾倫。
líng jiāng yì lú yuè, hào dàng jí yóu xún.
凌江詣廬岳,浩蕩極游巡。
cuī zú méi yún biǎo, pō tuó jìn hú lún.
崔崒沒云表,陂陀浸湖淪。
shì shí yǔ chū jì, xuán bào chuí tiān shēn.
是時雨初霽,懸瀑垂天紳。
qián nián wǎng luó fú, bù jiá nán hǎi chún. dà zāi yáng dé shèng, róng mào héng liú chūn.
前年往羅浮,步戛南海漘.大哉陽德盛,榮茂恒留春。
péng xiān duò zhǎng hé, jīng xì cè xiū lín.
鵬鶱墮長翮,鯨戲側修鱗。
zì lái lián zhōu sì, céng wèi zào chéng yīn.
自來連州寺,曾未造城闉。
rì xié qīng yún kè, tàn shèng qióng yá bīn.
日攜青云客,探勝窮崖濱。
tài shǒu yāo bù qù, qún guān qǐng tú pín.
太守邀不去,群官請徒頻。
náng wú yī jīn zī, fān wèi fù zhě pín.
囊無一金資,翻謂富者貧。
zuó rì hū bú jiàn, wǒ lìng fǎng qí lín.
昨日忽不見,我令訪其鄰。
bēn bō zì zhuī jí, bǎ shǒu wèn suǒ yīn.
奔波自追及,把手問所因。
gù wǒ què xīng tàn, jūn níng yì yú mín.
顧我卻興嘆,君寧異于民。
lí hé zì gǔ rán, cí bié ān zú zhēn.
離合自古然,辭別安足珍。
wú wén jiǔ yí hǎo, sù zhì jīn yù shēn.
吾聞九疑好,夙志今欲伸。
bān zhú tí shùn fù, qīng xiāng shěn chǔ chén.
斑竹啼舜婦,清湘沈楚臣。
héng shān yǔ dòng tíng, cǐ gù dào suǒ xún.
衡山與洞庭,此固道所循。
xún sōng fāng dǐ luò, lì huá suì zhī qín.
尋崧方抵洛,歷華遂之秦。
fú yóu mí dìng chù, ǒu wǎng jí tōng jīn.
浮游靡定處,偶往即通津。
wú yán zi dāng qù, zǐ dào fēi wú zūn.
吾言子當去,子道非吾遵。
jiāng yú bù chí huó, yě niǎo nán lóng xún.
江魚不池活,野鳥難籠馴。
wú fēi xī fāng jiào, lián zi kuáng qiě chún.
吾非西方教,憐子狂且醇。
wú jí duò yóu zhě, lián zi yú qiě zhūn.
吾嫉惰游者,憐子愚且諄。
qù yǐ gè yì qù, hé wéi làng zhān jīn.
去矣各異趣,何為浪沾巾。
“脫冠剪頭發”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六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