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能來此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乃能來此風”全詩
稻畦初吠蛤,草岸已鳴蟲。
三徑思茅屋,歸艎憶釣筒。
淵明寧隱者,魯望豈漁翁。
分類:
作者簡介(趙蕃)
《邢氏園池上作》趙蕃 翻譯、賞析和詩意
《邢氏園池上作》是宋代詩人趙蕃的作品。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在邢氏園池中的感受和思考。下面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可意于茲夕,乃能來此風。
在這美好的夜晚,我們才能感受到這里的風景。
稻畦初吠蛤,草岸已鳴蟲。
稻田中的青蛙剛開始叫,草地上的蟲鳴已經響起。
三徑思茅屋,歸艎憶釣筒。
走過三條小徑,我想起了茅屋;回到船上,我想起了垂釣的竿筒。
淵明寧隱者,魯望豈漁翁。
淵明寧愿隱居,魯望怎能成為漁夫呢?
詩意:這首詩通過描繪邢氏園池的景色,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贊美和對隱居生活的向往。作者借助夜晚的靜謐和自然之聲,傳達了內心深處的思考和感悟。
賞析: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勾勒出了邢氏園池的景色和氛圍,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繪,營造出一種寧靜、恬淡的意境。詩人通過對稻田、草岸、小徑等元素的描寫,勾勒出了一幅靜謐而美麗的畫面。此外,通過對淵明、魯望等人物的提及,詩人對隱居生活的向往和對現實的思考也得以體現。
整首詩情感平和,用詞簡潔明了,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傳遞了作者內心深處的感受和思考。這首詩通過自然景物的描寫,展現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寧靜生活的向往,同時也引發讀者對生活的思考和對內心世界的反思。
“乃能來此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íng shì yuán chí shàng zuò
邢氏園池上作
kě yì yú zī xī, nǎi néng lái cǐ fēng.
可意于茲夕,乃能來此風。
dào qí chū fèi há, cǎo àn yǐ míng chóng.
稻畦初吠蛤,草岸已鳴蟲。
sān jìng sī máo wū, guī huáng yì diào tǒng.
三徑思茅屋,歸艎憶釣筒。
yuān míng níng yǐn zhě, lǔ wàng qǐ yú wēng.
淵明寧隱者,魯望豈漁翁。
“乃能來此風”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