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因累符檄”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行因累符檄”全詩
行因累符檄,來為閱松筠。
著腳盡可隱,是身寧屬人。
云泉混麋鹿,冠劍上麒麟。
分類:
作者簡介(趙蕃)
《宿龍須山》趙蕃 翻譯、賞析和詩意
《宿龍須山》是宋代趙蕃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俯仰猶前日,侵尋已半春。
行因累符檄,來為閱松筠。
著腳盡可隱,是身寧屬人。
云泉混麋鹿,冠劍上麒麟。
詩意:
詩中通過描寫自然與人文景觀,表達了作者在龍須山宿營的感受。作者回首往事,感慨時光飛逝,仿佛前幾天一般。他在這里漫步探索已經半個春天了。他的旅行是為了回應政府的召喚,但他的真正目的是為了欣賞山中的松樹和竹子。在這片山地中,作者得以隱藏自己,擺脫塵世的束縛。云霧與泉水中融合了麋鹿的形象,山巔則有冠戴著劍的神奇麒麟。
賞析:
《宿龍須山》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山水之美和人文境界,展示了宋代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追求。首句“俯仰猶前日,侵尋已半春”以猶如昨日的時光與已過去的半個春天作為對比,表達了時光的流逝之快。第二句“行因累符檄,來為閱松筠”中的“符檄”指的是政府的命令,作者雖然是奉命而來,但他真正的目的是為了欣賞山中的松樹和竹子,體現了詩人對自然景觀的熱愛和追求。接下來的兩句“著腳盡可隱,是身寧屬人。云泉混麋鹿,冠劍上麒麟”通過山中的自然景觀描繪,表達了作者在山中找到了自己的歸屬感,擺脫了塵世的束縛。最后兩句以神奇的意象描繪了山巔的壯麗景色,給人以奇幻與神秘的感覺。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筆觸,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山水的熱愛和對自由、超脫的追求。同時,通過山中的自然景色與神奇的意象,賦予了詩詞一種超越塵世的感覺,給人以遠離喧囂、沉浸在寧靜與美好的感受。這首詩詞不僅展示了趙蕃的才華,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士人文情懷和對自然的熱愛。
“行因累符檄”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ù lóng xū shān
宿龍須山
fǔ yǎng yóu qián rì, qīn xún yǐ bàn chūn.
俯仰猶前日,侵尋已半春。
xíng yīn lèi fú xí, lái wèi yuè sōng yún.
行因累符檄,來為閱松筠。
zhe jiǎo jǐn kě yǐn, shì shēn níng shǔ rén.
著腳盡可隱,是身寧屬人。
yún quán hùn mí lù, guān jiàn shàng qí lín.
云泉混麋鹿,冠劍上麒麟。
“行因累符檄”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二錫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