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云中斷開青天”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決云中斷開青天”全詩
故人念我寡徒侶,持用贈我比知音。
我心如冰劍如雪,不能刺讒夫,使我心腐劍鋒折。
決云中斷開青天,噫!
劍與我俱變化歸黃泉。
分類:
作者簡介(韓愈)

韓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思想家,河陽(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漢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謚號“文”,又稱韓文公。他與柳宗元同為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主張學習先秦兩漢的散文語言,破駢為散,擴大文言文的表達功能。宋代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并稱“韓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韓愈在思想上是中國“道統”觀念的確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利劍》韓愈 翻譯、賞析和詩意
《利劍》是唐代文學家韓愈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利劍光耿耿,佩之使我無邪心。
故人念我寡徒侶,持用贈我比知音。
我心如冰劍如雪,不能刺讒夫,使我心腐劍鋒折。
決云中斷開青天,噫!劍與我俱變化歸黃泉。
譯文:
鋒利的劍發出閃光,佩戴它使我心無邪惡。
故友思念我這位孤獨的朋友,送我這把與知音相媲美的劍。
我的心像冰一樣冷,劍像雪一般潔白,它不能刺傷那些讒言的人,反而使我的心靈腐朽,劍鋒折斷。
烏云被我擊碎,破開青天,唉!劍和我一起變化,歸于黃泉。
詩意:
這首詩表達了韓愈對利劍的贊美和對自己高尚品德的堅守。他認為利劍是一種象征,佩戴它可以使人無邪心,引申為自己具有高尚的品德和清正廉潔的行為。詩中提到故人贈送這把劍,表示故友對他的贊賞和信任。然而,韓愈卻表示自己的心靈像冰一樣冷靜,劍如雪一般潔白,不能被讒言所刺傷,但卻因此導致自己的心靈逐漸腐朽,劍鋒也折斷了。最后,他用“決云中斷開青天”來形容自己擊碎黑暗的迷霧,喚起讀者對高尚品德的追求。然而,他同時表示劍和他一起變化,最終歸于黃泉,暗示生命的有限和物質的消亡。
賞析:
《利劍》表達了韓愈對高尚品德的追求和自我反省。他通過利劍的象征意義,表達了人應該保持清正廉潔的品德,不被外界的誘惑和讒言所動搖。不過,詩中也暗含了一種憂慮,即追求高尚品德的過程中,有可能會付出代價,甚至自身受到傷害。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韓愈對人性和道德的思考,呼喚讀者在面對誘惑和困境時保持正直和堅守。
“決云中斷開青天”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ì jiàn
利劍
lì jiàn guāng gěng gěng, pèi zhī shǐ wǒ wú xié xīn.
利劍光耿耿,佩之使我無邪心。
gù rén niàn wǒ guǎ tú lǚ,
故人念我寡徒侶,
chí yòng zèng wǒ bǐ zhī yīn.
持用贈我比知音。
wǒ xīn rú bīng jiàn rú xuě, bù néng cì chán fū,
我心如冰劍如雪,不能刺讒夫,
shǐ wǒ xīn fǔ jiàn fēng zhé.
使我心腐劍鋒折。
jué yún zhōng duàn kāi qīng tiān, yī!
決云中斷開青天,噫!
jiàn yǔ wǒ jù biàn huà guī huáng quán.
劍與我俱變化歸黃泉。
“決云中斷開青天”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