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瞻匡廬樂雁蕩”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西瞻匡廬樂雁蕩”全詩
一朝斂策去何所,來者對之如古人。
美哉骨清神亦爽,西瞻匡廬樂雁蕩。
滿車圖畫常載行,到處名山留塑像。
分類:
《賦董季興玩書巖》葉適 翻譯、賞析和詩意
《賦董季興玩書巖》是宋代葉適創作的一首詩詞,描述了游覽玩書巖的情景。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中文譯文:
在玩書巖里,刻成了很多真跡,
水簾花鬘春復春。
一旦斂起筆來,不知去何處,
來者見之如古人。
美哉,這清骨與亮神,
向西瞻望,匡廬與樂雁蕩。
滿車都是圖畫,常常攜帶著行走,
到處都是名山,留下塑像。
詩意和賞析:
《賦董季興玩書巖》以描述游覽玩書巖的經歷為主題,通過描繪景物和抒發感受,展現了作者對自然和藝術的贊美之情。
詩詞開篇,描述了玩書巖的奇妙景象,以真跡的刻劃來表現其中的美妙。水簾花鬘春復春的描寫,暗示了巖石上的圖案或文字不僅具有永恒的藝術價值,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其美妙之處會不斷顯現。
接下來,詩人表達了自己對書法的熱愛和欽佩。他自問,一旦放下筆,不知該去何處,這體現了作者對藝術創作的虔誠與敬畏之情。而后一句“來者見之如古人”,則表達了他希望后人能夠像古代學者一樣,對這些刻石真跡保持相同的敬仰和欣賞之心。
在賞析部分,作者稱贊了書法家董季興的才情與品性。他贊嘆董季興的骨骼清奇,精神爽朗,表達了對董季興的敬佩之情。西瞻匡廬與樂雁蕩這兩個地名,象征著古代文人的墨客情懷和對名山勝景的向往。
最后兩句,詩人以“滿車圖畫常載行,到處名山留塑像”來形容自己游歷之多,以及對名山勝景的留戀和紀念。這也折射出作者對藝術的執著與追求,將自然與藝術相融合,將自己的心境與景物相交融。
通過描寫玩書巖的景色和表達對藝術的熱愛,這首詩詞展現了作者對自然美和藝術美的贊美之情,同時也表達了對古代文人墨客情懷的向往和敬仰。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示了葉適的才情和對藝術的熱愛,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西瞻匡廬樂雁蕩”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ù dǒng jì xìng wán shū yán
賦董季興玩書巖
wán shū yán lǐ kè chéng zhēn, shuǐ lián huā mán chūn fù chūn.
玩書巖里刻成真,水簾花鬘春復春。
yī zhāo liǎn cè qù hé suǒ, lái zhě duì zhī rú gǔ rén.
一朝斂策去何所,來者對之如古人。
měi zāi gǔ qīng shén yì shuǎng, xī zhān kuāng lú lè yàn dàng.
美哉骨清神亦爽,西瞻匡廬樂雁蕩。
mǎn chē tú huà cháng zài xíng, dào chù míng shān liú sù xiàng.
滿車圖畫常載行,到處名山留塑像。
“西瞻匡廬樂雁蕩”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二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