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得長梯上摘實”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安得長梯上摘實”全詩
冷比雪霜甘比蜜,一片入口沈痾痊。
我欲求之不憚遠,青壁無路難夤緣。
安得長梯上摘實,下種七澤根株連。
分類:
作者簡介(韓愈)

韓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思想家,河陽(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漢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謚號“文”,又稱韓文公。他與柳宗元同為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主張學習先秦兩漢的散文語言,破駢為散,擴大文言文的表達功能。宋代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并稱“韓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韓愈在思想上是中國“道統”觀念的確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古意》韓愈 翻譯、賞析和詩意
《古意》是唐代文學家韓愈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太華山峰上有一口玉井,里面生長著盛開的荷花,花開時高達十丈,像一艘藕船漂浮其中。這些荷花冷如雪霜,甜如蜜糖,一口下去能治愈內外的疾病。我渴望得到它們,不惜遠行。然而,青壁峭峰沒有通往那里的道路,難以攀登。我想,要是能有一座長梯可以摘取這些實果,然后種植在七澤之地,讓它們的根莖相連,那該多好。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太華山頂上的玉井蓮花,以及它們所具有的神奇功效。詩人表達了對這些荷花的渴望和向往,愿意不惜努力去追求它們。然而,現實的難題使他無法到達荷花所在之處,于是他幻想著能夠摘取荷花果實,帶回家中種植,實現與太華山的連接。
賞析:
《古意》以太華山上的玉井蓮花為主題,通過描繪其美麗和神奇的特性,表達了詩人對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對人生困境的思考。詩中的玉井蓮花形象描繪生動,荷花高聳十丈,如同一艘藕船漂浮其中,給人以壯麗和神秘的感覺。詩人將荷花形容為冷如雪霜、甜如蜜糖,賦予了它們超凡脫俗的品質,具有醫療功效,能治愈疾病。這種對荷花的贊美,既是對自然美的歌頌,也是對荷花所象征的純潔和康健的向往。
在詩的后半部分,詩人表達了自己無法到達荷花所在地的遺憾和無奈。青壁峭峰代表了困境和難以逾越的障礙,詩人意識到要實現與荷花的聯系并不容易,需要攀登峭壁,但這條路并不存在。通過想象摘取果實并帶回家中種植,詩人試圖在現實與理想之間搭建起一座橋梁,實現與太華山的聯系。這種意象上的聯結,傳達出詩人對心靈自由與人生境遇的追求。
總之,韓愈的《古意》在表達對理想境界的向往的同時,也凸顯了現實的限制和人生的困境。詩中的想象和幻想,既是對現實的無奈的回應,也是對人生意義的思考。
“安得長梯上摘實”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ǔ yì
古意
tài huá fēng tóu yù jǐng lián, kāi huā shí zhàng ǒu rú chuán.
太華峰頭玉井蓮,開花十丈藕如船。
lěng bǐ xuě shuāng gān bǐ mì,
冷比雪霜甘比蜜,
yī piàn rù kǒu shěn ē quán.
一片入口沈痾痊。
wǒ yù qiú zhī bù dàn yuǎn, qīng bì wú lù nán yín yuán.
我欲求之不憚遠,青壁無路難夤緣。
ān dé zhǎng tī shàng zhāi shí, xià zhǒng qī zé gēn zhū lián.
安得長梯上摘實,下種七澤根株連。
“安得長梯上摘實”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四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