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邛道士今何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臨邛道士今何在”全詩
十分國色妝須淡,數點胭脂畫未勻。
好把東皇為上客,便堪宋玉作西鄰。
臨邛道士今何在,說與唐宗是太真。
分類:
《海棠》曹彥約 翻譯、賞析和詩意
《海棠》是宋代詩人曹彥約的作品。這首詩通過描繪一朵海棠花的美麗形象,表達了詩人對美的追求和對逝去時光的感慨。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一度相逢一度春,
不知名姓是何人。
十分國色妝須淡,
數點胭脂畫未勻。
好把東皇為上客,
便堪宋玉作西鄰。
臨邛道士今何在,
說與唐宗是太真。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海棠花為主題,通過描繪花朵的美麗和含蓄的情感,表達了詩人對美麗事物的向往和對流逝光陰的思考。
首先,詩人提到了“一度相逢一度春”,表達了與美好事物短暫相遇的情感。這里的“相逢一度春”既可以理解為與海棠相遇一次就如同經歷了一個春天的美好,也可以有意指代他人,意味著與某個人的短暫相遇帶來了短暫的幸福和美好時光。
接下來,詩人問道:“不知名姓是何人”,表達了對這美好事物背后的身份和來歷的好奇。這種好奇心也可以理解為對于美的追求,對于真正美的本質的追尋。
接下來的兩句“十分國色妝須淡,數點胭脂畫未勻”則描繪了海棠花的美麗。這里的“國色”指的是絕世的美色,而“妝須淡,胭脂畫未勻”則暗示了海棠花的美麗自然、含蓄而不濃艷,與其他花朵的妝容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最后兩句“好把東皇為上客,便堪宋玉作西鄰。臨邛道士今何在,說與唐宗是太真”,則表達了對這朵花的崇拜之情。詩人希望將海棠花看作東皇(即上帝)所喜愛的客人,將其與宋玉(唐代文學家)作為鄰居相提并論。這里的東皇和宋玉可以理解為文化和歷史上的優秀代表,詩人希望將海棠花與這些杰出的人物相提并論,突顯其卓越的美麗和價值。
最后兩句“臨邛道士今何在,說與唐宗是太真”則帶有一絲遺憾和思考。詩人追問臨邛道士的去向,暗示了時光流轉、事物易逝的無常。這里的“說與唐宗是太真”則表達了對唐宗(唐玄宗)的懷念和對過去的向往,同時也暗示了海棠花的美麗如同昔日的風采。
總體而言,這首詩通過對海棠花的描繪,抒發了詩人對美的追求和對光陰易逝的思考,同時也賦予了海棠花一種超越塵世的意義。詩詞通過簡潔而含蓄的表述,將美的追求與時光的流轉相結合,給人以深遠的思考和情感的觸動。
“臨邛道士今何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ǎi táng
海棠
yí dù xiāng féng yí dù chūn, bù zhī míng xìng shì hé rén.
一度相逢一度春,不知名姓是何人。
shí fēn guó sè zhuāng xū dàn, shǔ diǎn yān zhī huà wèi yún.
十分國色妝須淡,數點胭脂畫未勻。
hǎo bǎ dōng huáng wèi shàng kè, biàn kān sòng yù zuò xī lín.
好把東皇為上客,便堪宋玉作西鄰。
lín qióng dào shì jīn hé zài, shuō yǔ táng zōng shì tài zhēn.
臨邛道士今何在,說與唐宗是太真。
“臨邛道士今何在”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賄 (仄韻) 去聲十一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