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東頭伊洛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嵩山東頭伊洛岸”全詩
車載牲牢甕舁酒,并召賓客延鄒枚。
腰金首翠光照耀,絲竹迥發清以哀。
青天白日花草麗,玉斝屢舉傾金罍。
張君名聲座所屬,起舞先醉長松摧。
宿酲未解舊痁作,深室靜臥聞風雷。
自期殞命在春序,屈指數日憐嬰孩。
危辭苦語感我耳,淚落不掩何漼漼.念昔從君渡湘水,大帆夜劃窮高桅。
陽山鳥路出臨武,驛馬拒地驅頻隤.踐蛇茹蠱不擇死,忽有飛詔從天來。
伾文未揃崖州熾,雖得赦宥恒愁猜。
近者三奸悉破碎,羽窟無底幽黃能。
眼中了了見鄉國,知有歸日眉方開。
今君縱署天涯吏,投檄北去何難哉。
無妄之憂勿藥喜,一善自足禳千災。
頭輕目朗肌骨健,古劍新劚磨塵埃。
殃消禍散百福并,從此直至耇與鮐。
嵩山東頭伊洛岸,勝事不假須穿栽。
君當先行我待滿,沮溺可繼窮年推。
分類:
作者簡介(韓愈)

韓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思想家,河陽(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漢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謚號“文”,又稱韓文公。他與柳宗元同為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主張學習先秦兩漢的散文語言,破駢為散,擴大文言文的表達功能。宋代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并稱“韓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韓愈在思想上是中國“道統”觀念的確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憶昨行和張十一》韓愈 翻譯、賞析和詩意
車載犧牲酒甕抬,
并召來賓客請鄒陽、枚乘。
腰金頭翡翠光照耀,樂隊迥發清以哀。
青天白日花草美麗,玉杯屢次舉傾金杯。
張先生名聲座所屬,
起舞先醉長松摧毀。
宿醒尚未解除舊瘧疾發作,深室靜躺著聽風疾。
自期生命在春季序,屈指幾天憐嬰孩。
危辭苦語感動我了,
淚落不遮掩什么催催.想起從前跟你渡過湘水,大帆晚上劃到高桅桿。
陽山鳥路出臨武,驛馬抗拒地驅使連續倒塌.踐踏蛇吃蠱不選擇死亡,
忽然有飛下詔從天上來。
坯文沒有揃崖州猖獗,雖然得到赦免常愁猜疑。
近來三奸全部破碎,羽窟無底幽黃能。
眼睛里了了見到故鄉,
知道有回到天眉才剛剛開始。
現在您即使署天涯吏,把書往北走什么困難嗎。
出人意外的憂慮,也不必藥高興,一個善于自我滿足消除千災。
頭輕眼睛明亮肌骨健康,
古代劍新掘治成磨塵埃。
災禍消除災禍散百福都,從這里一直到老人和以及鮐。
嵩山東面頭伊洛岸,勝事不假須穿過栽。
你先去我待滿,
阻止尿可以繼盡年推。
* 此部分翻譯來自Baidu,僅供參考
“嵩山東頭伊洛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ì zuó xíng hé zhāng shí yī
憶昨行和張十一
yì zuó jiā zhōng zhī lǚ chū chuī huī, shàng gōng lǐ bà yuán hóu huí.
憶昨夾鐘之呂初吹灰,上公禮罷元侯回。
chē zài shēng láo wèng yú jiǔ,
車載牲牢甕舁酒,
bìng zhào bīn kè yán zōu méi.
并召賓客延鄒枚。
yāo jīn shǒu cuì guāng zhào yào, sī zhú jiǒng fā qīng yǐ āi.
腰金首翠光照耀,絲竹迥發清以哀。
qīng tiān bái rì huā cǎo lì, yù jiǎ lǚ jǔ qīng jīn léi.
青天白日花草麗,玉斝屢舉傾金罍。
zhāng jūn míng shēng zuò suǒ shǔ,
張君名聲座所屬,
qǐ wǔ xiān zuì cháng sōng cuī.
起舞先醉長松摧。
sù chéng wèi jiě jiù shān zuò, shēn shì jìng wò wén fēng léi.
宿酲未解舊痁作,深室靜臥聞風雷。
zì qī yǔn mìng zài chūn xù, qū zhǐ shù rì lián yīng hái.
自期殞命在春序,屈指數日憐嬰孩。
wēi cí kǔ yǔ gǎn wǒ ěr,
危辭苦語感我耳,
lèi luò bù yǎn hé cuǐ cuǐ. niàn xī cóng jūn dù xiāng shuǐ, dà fān yè huà qióng gāo wéi.
淚落不掩何漼漼.念昔從君渡湘水,大帆夜劃窮高桅。
yáng shān niǎo lù chū lín wǔ, yì mǎ jù dì qū pín tuí. jiàn shé rú gǔ bù zé sǐ,
陽山鳥路出臨武,驛馬拒地驅頻隤.踐蛇茹蠱不擇死,
hū yǒu fēi zhào cóng tiān lái.
忽有飛詔從天來。
pī wén wèi jiǎn yá zhōu chì, suī dé shè yòu héng chóu cāi.
伾文未揃崖州熾,雖得赦宥恒愁猜。
jìn zhě sān jiān xī pò suì, yǔ kū wú dǐ yōu huáng néng.
近者三奸悉破碎,羽窟無底幽黃能。
yǎn zhōng liǎo liǎo jiàn xiāng guó,
眼中了了見鄉國,
zhī yǒu guī rì méi fāng kāi.
知有歸日眉方開。
jīn jūn zòng shǔ tiān yá lì, tóu xí běi qù hé nán zāi.
今君縱署天涯吏,投檄北去何難哉。
wú wàng zhī yōu wù yào xǐ, yī shàn zì zú ráng qiān zāi.
無妄之憂勿藥喜,一善自足禳千災。
tóu qīng mù lǎng jī gǔ jiàn,
頭輕目朗肌骨健,
gǔ jiàn xīn zhǔ mó chén āi.
古劍新劚磨塵埃。
yāng xiāo huò sàn bǎi fú bìng, cóng cǐ zhí zhì gǒu yǔ tái.
殃消禍散百福并,從此直至耇與鮐。
sōng shān dōng tóu yī luò àn, shèng shì bù jiǎ xū chuān zāi.
嵩山東頭伊洛岸,勝事不假須穿栽。
jūn dāng xiān xíng wǒ dài mǎn,
君當先行我待滿,
jǔ nì kě jì qióng nián tuī.
沮溺可繼窮年推。
“嵩山東頭伊洛岸”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五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