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去思民父母”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百里去思民父母”全詩
固在我老何須此,不與時同赤壯哉。
百里去思民父母,三年歸作國臺萊。
更將馀力哦新調,三晨篇中著意來。
分類:
《謝羅醴陵宏材樂府見寄》曹彥約 翻譯、賞析和詩意
《謝羅醴陵宏材樂府見寄》是宋代詩人曹彥約的作品。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自別湘中首屢回,
漏傳春信一枝梅。
固在我老何須此,
不與時同赤壯哉。
百里去思民父母,
三年歸作國臺萊。
更將馀力哦新調,
三晨篇中著意來。
詩意:
這首詩是曹彥約寫給謝羅醴陵宏材樂府的贈詩。詩人表達了自己離開湘中多次回來的心情,稱贊了醴陵的春天傳遞出來的信息,以及其中一枝梅花的美麗。詩人自謙道自己年老之后并不需要這些美景,因為他已不再年輕,與時俱進的精力已經不如從前。他思念百里之外的父母,曾經離開三年的國臺萊,但他依然希望能夠用自己剩余的力量創作出新的作品,將自己的心意表達出來。
賞析:
這首詩以寫給謝羅醴陵宏材樂府的贈詩形式展開,旨在表達詩人對醴陵春天和友人的贊美之情。詩人以自己多次離別湘中、多次回來的經歷為引子,表達了他對湘中春天傳遞的信息的欣賞。其中的"漏傳春信一枝梅",暗示了春天之美通過一枝梅花的形象得以傳達。然而,詩人在表達自己的贊美之余,也有自謙和思念的情感。他認為自己年老之后并不需要這些美景,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已經無法像年輕時那樣充滿朝氣和活力了。詩中的"不與時同赤壯哉"一句,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轉和自身衰老的思考。接著,詩人表達了對百里之外的父母的思念之情,以及三年離開的國臺萊的回憶。最后,詩人表示自己愿意用自己剩余的力量創作新的作品,將自己的心意表達出來,體現了他對創作的執著和對未來的期待。
這首詩情感真摯,字里行間透露著對友人和家人的思念之情。通過對春天美景的描繪,詩人抒發了自己對時光流轉和衰老的思考,以及對創作的堅持。整首詩在簡潔明快的語言中,展現了詩人的內心感受和情感體驗,給人以啟示和共鳴。
“百里去思民父母”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è luó lǐ líng hóng cái yuè fǔ jiàn jì
謝羅醴陵宏材樂府見寄
zì bié xiāng zhōng shǒu lǚ huí, lòu chuán chūn xìn yī zhī méi.
自別湘中首屢回,漏傳春信一枝梅。
gù zài wǒ lǎo hé xū cǐ, bù yǔ shí tóng chì zhuàng zāi.
固在我老何須此,不與時同赤壯哉。
bǎi lǐ qù sī mín fù mǔ, sān nián guī zuò guó tái lái.
百里去思民父母,三年歸作國臺萊。
gèng jiāng yú lì ó xīn diào, sān chén piān zhōng zhe yì lái.
更將馀力哦新調,三晨篇中著意來。
“百里去思民父母”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仄韻) 上聲二十五有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