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是人非白鶴愁”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山是人非白鶴愁”全詩
青囊書在鬼神泣,黃絹辭高冰雪羞。
槐里但知矜折角,蘭臺無復問長頭。
玉棺夜入青云去,山是人非白鶴愁。
分類:
《馮校書挽詩》魏了翁 翻譯、賞析和詩意
《馮校書挽詩》是一首宋代的詩詞,由魏了翁創作。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高尚的志向峻峭如高山,廣闊的局勢如九州大地,直接影響著人類的前途。我充滿抱負地投身其中。我在青囊中的書籍讓鬼神都為之哭泣,我用黃絹寫下的辭章讓高冷的冰雪也感到羞慚。只有在槐樹下才能體會到羽翼被折斷的辛酸,而在蘭臺上卻再也看不到那長發的仙人。玉棺在夜晚踏上了通向青云的旅程,山峰依然聳立,但人世已經變了,白鶴也感到愁苦。
詩意:
《馮校書挽詩》表達了詩人對時局的關切和對個人抱負的追求。詩人將高志向比喻為峻峭的高山,將廣闊的局勢比作九州大地,強調它們對人類命運的重要性。詩人表達了他投身其中的決心和抱負,他的所作所為引起了鬼神的哭泣,讓冰雪也感到羞愧。詩中還描繪了詩人在困境中的痛苦,他感到自己的才能被束縛,無法施展,而曾經的美好時光也已經一去不復返了。最后,詩人以玉棺夜行、山峰依舊、白鶴愁苦的形象,表達了對時光流轉和世事變遷的感慨。
賞析:
《馮校書挽詩》以簡潔而深刻的語言描繪了詩人內心的矛盾和追求。通過對高志向、廣闊局勢和個人命運的比喻,詩人將自己的存在放在宏大的歷史背景和社會環境中,并表達了自己對時局的關切和對個人抱負的追求。詩中運用了對比手法,通過描繪槐樹下的矛盾和蘭臺上的失落,表達了詩人在現實中的困境和無奈。最后的景象中,玉棺夜行、山峰依舊、白鶴愁苦,給人以時代變遷和人事易逝的深刻感受,展現了詩人對時光流轉和世事變遷的思考和感慨。
整首詩以簡潔而有力的語言,通過精準的意象和比喻,表達了詩人對理想抱負的追求和對時代變遷的思考。它既抒發了個人的情感和痛苦,又具有普遍性的意義,引發人們對人生命運和歷史的思考與共鳴。
“山是人非白鶴愁”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éng jiào shū wǎn shī
馮校書挽詩
gāo zhì zhēng róng jú jiǔ zhōu, zhí cóng rén biǎo zhe xiān chóu.
高志崢嶸局九州,直從人表著先籌。
qīng náng shū zài guǐ shén qì, huáng juàn cí gāo bīng xuě xiū.
青囊書在鬼神泣,黃絹辭高冰雪羞。
huái lǐ dàn zhī jīn zhé jiǎo, lán tái wú fù wèn cháng tóu.
槐里但知矜折角,蘭臺無復問長頭。
yù guān yè rù qīng yún qù, shān shì rén fēi bái hè chóu.
玉棺夜入青云去,山是人非白鶴愁。
“山是人非白鶴愁”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