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蘇太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平生蘇太史”全詩
異時玉堂對,歷歷漢興亡。
直作根本慮,不懷棄捐傷。
修名望蓬島,軼軌抹扶桑。
中道忽回薄,飲馬以相羊。
昔為同年友,今為同舍郎。
不肯三日別,況各天一方。
我乞漢嘉綬,君懷廬陵章。
我無百何闕,君亦千里翔。
懷賢慨時事,百憂結中腸。
原言保嘉猷,不愧歐公鄉。
分類:
《送蘇大著知吉州分韻得章字》魏了翁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蘇大著知吉州分韻得章字》是宋代魏了翁創作的一首詩詞。該詩以送別蘇大著為主題,表達了詩人對蘇大著的贊美和祝福,并對時事感慨萬千。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平生蘇太史,清姿秀球瑯。
異時玉堂對,歷歷漢興亡。
直作根本慮,不懷棄捐傷。
修名望蓬島,軼軌抹扶桑。
中道忽回薄,飲馬以相羊。
昔為同年友,今為同舍郎。
不肯三日別,況各天一方。
我乞漢嘉綬,君懷廬陵章。
我無百何闕,君亦千里翔。
懷賢慨時事,百憂結中腸。
原言保嘉猷,不愧歐公鄉。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送別蘇大著為背景,通過對蘇大著的贊美,表達了詩人對他的敬重和祝福。詩詞中使用了一些典故和象征性的表達,展示了詩人對歷史興衰和時代變遷的思考。
詩的前兩句“平生蘇太史,清姿秀球瑯”描繪了蘇大著的清雅儀表。接下來的兩句“異時玉堂對,歷歷漢興亡”表達了蘇大著的卓越才華和他對歷史興衰的深刻洞察。
詩的后半部分提到了蘇大著的志向和追求:“修名望蓬島,軼軌抹扶桑”,這里以“蓬島”和“扶桑”來象征遠行和追求卓越,表達了蘇大著追求學術成就和遠大理想的決心。
接著,詩中表達了詩人對別離的不舍之情:“不肯三日別,況各天一方”,并以個人的親身經歷來襯托蘇大著的遠行和別離的辛酸。
最后兩句“我乞漢嘉綬,君懷廬陵章。我無百何闕,君亦千里翔。懷賢慨時事,百憂結中腸。原言保嘉猷,不愧歐公鄉。”表達了詩人對蘇大著的期望和祝愿,希望他能在遠方有所成就,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對時事的關切和憂慮。
整首詩通過對蘇大著的送別,展現了詩人對他的贊美和祝福,同時也融入了對歷史興衰和時代變遷的思考,以及對遠方親友的思念和期盼。
“平生蘇太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sū dà zhe zhī jí zhōu fēn yùn dé zhāng zì
送蘇大著知吉州分韻得章字
píng shēng sū tài shǐ, qīng zī xiù qiú láng.
平生蘇太史,清姿秀球瑯。
yì shí yù táng duì, lì lì hàn xīng wáng.
異時玉堂對,歷歷漢興亡。
zhí zuò gēn běn lǜ, bù huái qì juān shāng.
直作根本慮,不懷棄捐傷。
xiū míng wàng péng dǎo, yì guǐ mǒ fú sāng.
修名望蓬島,軼軌抹扶桑。
zhōng dào hū huí báo, yìn mǎ yǐ xiāng yáng.
中道忽回薄,飲馬以相羊。
xī wèi tóng nián yǒu, jīn wèi tóng shě láng.
昔為同年友,今為同舍郎。
bù kěn sān rì bié, kuàng gè tiān yī fāng.
不肯三日別,況各天一方。
wǒ qǐ hàn jiā shòu, jūn huái lú líng zhāng.
我乞漢嘉綬,君懷廬陵章。
wǒ wú bǎi hé quē, jūn yì qiān lǐ xiáng.
我無百何闕,君亦千里翔。
huái xián kǎi shí shì, bǎi yōu jié zhōng cháng.
懷賢慨時事,百憂結中腸。
yuán yán bǎo jiā yóu, bù kuì ōu gōng xiāng.
原言保嘉猷,不愧歐公鄉。
“平生蘇太史”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