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辭天子詔”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早辭天子詔”全詩
文雅三朝舊,風流二祖余。
眼前甲乙石,胸次丙丁書。
自古誰無死,前休得似渠。
分類:
《楊修撰挽詩》魏了翁 翻譯、賞析和詩意
《楊修撰挽詩》是宋代文人魏了翁所撰寫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早年辭別朝廷官職,晚年在大夫車間流連忘返的心境。詩詞通過對自身經歷和身份的反思,展現了文雅和風流的特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楊修撰挽詩》中文譯文:
早辭天子詔,
晚掛大夫車。
文雅三朝舊,
風流二祖余。
眼前甲乙石,
胸次丙丁書。
自古誰無死,
前休得似渠。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魏了翁自述的方式,表達了他早年離開朝廷職務的決定以及晚年對大夫車間的眷戀之情。通過描述自己的身份和經歷,他展現了自己文雅和風流的特點。
首先,詩中提到了早辭天子詔,意味著作者在年輕時選擇了離開朝廷的官職。這表明了他對權勢和官場的反感,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晚年掛著大夫車,表示他在身份和地位上有所轉變,沉浸于大夫車間的生活中。
詩中提到了文雅三朝舊,風流二祖余。這里的文雅指的是作者在朝廷任職時所表現出的優雅和修養,三朝舊則表示他在朝廷中任職了三朝的時間。風流二祖余則指的是魏了翁自認為自己在文學和風度上能與前輩詩人相媲美。
詩的后半部分描述了眼前的甲乙石和胸次的丙丁書。甲乙石可能指的是作者面前的石頭,象征著物質的平凡和樸素。胸次的丙丁書可能指的是作者內心深處的書籍,象征著他的學識和思想。這兩句表達了作者對物質和精神世界的反思,暗示了他對人生的思考和追求。
最后兩句“自古誰無死,前休得似渠”,表達了作者對生死和命運的思考。他認為自古以來,沒有人能夠逃脫死亡的命運,前輩們都已經過世,而他自己也無法避免這個命運。這句話既是對自身的思考,也是對人生和時代的反思。
總的來說,《楊修撰挽詩》通過詩人的自述,呈現了他早年辭官的選擇和晚年對大夫車間的眷戀。詩中展現了作者文雅和風流的特點,同時也表達了對生死和命運的思考。這首詩詞通過對個人經歷和內心感受的描繪,展現了宋代文人的獨特情懷和追求。
“早辭天子詔”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áng xiū zhuàn wǎn shī
楊修撰挽詩
zǎo cí tiān zǐ zhào, wǎn guà dài fū chē.
早辭天子詔,晚掛大夫車。
wén yǎ sān cháo jiù, fēng liú èr zǔ yú.
文雅三朝舊,風流二祖余。
yǎn qián jiǎ yǐ shí, xiōng cì bǐng dīng shū.
眼前甲乙石,胸次丙丁書。
zì gǔ shuí wú sǐ, qián xiū de shì qú.
自古誰無死,前休得似渠。
“早辭天子詔”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八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