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謾說鵝池與墨池”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謾說鵝池與墨池”全詩
千年誤作能書看,謾說鵝池與墨池。
分類:
《題歸宗寺》魏了翁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歸宗寺》是宋代文學家魏了翁所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于文化傳統與歷史的思考和反思。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憒憒深源與會稽,識時惟有一羲之。
千年誤作能書看,謾說鵝池與墨池。
詩意:
憒憒深源與會稽:憒憒是形容山勢險峻的意思,這里指歸宗寺地勢險峻。深源和會稽分別指文化和歷史的源頭,代表作者對于傳統文化和歷史的重視。
識時惟有一羲之:意思是只有對于時代的認知才能理解和欣賞一羲之(指古代傳世的書法家王羲之)的書法藝術,表達了作者對于藝術與時代的關系的思考。
千年誤作能書看:千年來的誤解把這些藝術作品誤認為是能書(指為了紀念名人而刻制的字畫),破壞了它們原本的藝術價值。
謾說鵝池與墨池:謾說指的是妄議、不真實的說辭。鵝池與墨池是傳說中王羲之在鵝湖和墨池中洗筆的地方,這里指的是人們對于王羲之創作環境的誤解和夸大。
賞析:
這首詩以魏了翁對于文化傳統和歷史的關切為出發點,通過對于歸宗寺、一羲之和王羲之藝術的描寫,表達了對于文化傳承的思考和對于歷史誤解的不滿。
詩中的"憒憒深源與會稽"一句,運用憒憒形容山勢,通過地理景觀的描寫,將歸宗寺的地勢險峻與深遠的文化歷史聯系在一起,凸顯了作者對于傳統文化的重視和尊崇。
"識時惟有一羲之"表達了作者認為只有對于時代的了解和認知,才能真正理解和欣賞王羲之的書法藝術。這句話反映了作者對于藝術與時代的關系的思考,強調了藝術與文化背景的緊密聯系。
"千年誤作能書看"這句話指出千年來對于一些藝術作品的誤解,將其誤認為是為了紀念名人而刻制的字畫,破壞了它們原本的藝術價值。這反映了作者對于歷史誤解的不滿和對于藝術真實性的追求。
最后一句"謾說鵝池與墨池"指的是人們對于王羲之創作環境的錯誤理解和夸大。通過這句話,作者表達了對于歷史誤解和夸張說辭的批判態度。
《題歸宗寺》這首詩詞通過對于文化傳統、歷史和藝術的思考,表達了作者對于傳統文化的珍視和對于歷史誤解的不滿。同時,詩詞運用了具體的地理景《題歸宗寺》是宋代文學家魏了翁創作的一首詩詞,它表達了作者對文化傳統和歷史的思考與反思。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憒憒深源與會稽,識時惟有一羲之。
千年誤作能書看,謾說鵝池與墨池。
詩意:
憒憒深源與會稽:憒憒形容山勢險峻,這里指歸宗寺地勢險峻。深源和會稽分別指文化和歷史的源頭,代表作者對傳統文化和歷史的重視。
識時惟有一羲之:只有認清時代的特點,才能理解和欣賞王羲之的藝術成就,表達了作者對藝術與時代關系的思考。
千年誤作能書看:幾百年以來,這些藝術作品被錯誤地視為能書(用于紀念名人的字畫),破壞了其原有的藝術價值。
謾說鵝池與墨池:謾說指的是不真實、妄議的言辭。鵝池和墨池是傳說中王羲之洗筆的地方,這里指人們對王羲之創作環境的錯誤理解和夸大。
賞析:
這首詩詞以魏了翁對文化傳統和歷史的關注為起點,通過描繪歸宗寺、王羲之和王羲之的藝術,表達了對文化傳承的思考和對歷史誤解的不滿。
詩中的"憒憒深源與會稽"一句,用憒憒形容山勢,通過地理景觀的描繪,將歸宗寺的險峻地勢與深遠的文化歷史聯系在一起,突顯了作者對傳統文化的重視和崇敬。
"識時惟有一羲之"表達了作者認為只有對時代的認知,才能真正理解和欣賞王羲之的書法藝術。這句話反映了作者對藝術與時代關系的思考,強調了藝術與文化背景的緊密聯系。
"千年誤作能書看"這句話指出幾百年來對一些藝術作品的誤解,將其錯誤地視為用于紀念名人的字畫,破壞了它們原本的藝術價值。這反映了作者對歷史誤解的不滿和對藝術真實性的追求。
最后一句"謾說鵝池與墨池"指的是人們對王羲之創作環境的錯誤理解和夸大。通過這句話,作者表達了對歷史誤解和夸張言辭的批判態度。
《題歸宗寺》這首詩詞通過對文化傳統、歷史和藝術的思考,表達了作者對傳統文化的珍視和對歷史誤解的不滿。同時,詩詞運用具體的地理景觀和藝術形象,形成了深刻的意境和表達方式。
“謾說鵝池與墨池”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guī zōng sì
題歸宗寺
kuì kuì shēn yuán yù huì jī, shí shí wéi yǒu yī xī zhī.
憒憒深源與會稽,識時惟有一羲之。
qiān nián wù zuò néng shū kàn, mán shuō é chí yǔ mò chí.
千年誤作能書看,謾說鵝池與墨池。
“謾說鵝池與墨池”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